首个抗血管生成单抗专利到期 国内生物类似药上市在即!
作为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策略,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将肿瘤血管微环境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可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纠正肿瘤血管异常的结构和功能,增加抗癌药物的通透率,提高抗癌效果。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分子单抗,如贝伐珠单抗;一类是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如阿帕替尼、安罗替尼、呋喹替尼等。安维汀虽吸金5000亿,高价仍限制可及率贝伐
研究揭示喹诺酮抗性蛋白介导的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是预防传染病的重大威胁,通常是由质粒转移或基因突变引起的。当细菌暴露于抗生素环境中会通过提高细菌的突变率筛选出适应抗生素环境的基因突变,结果导致临床环境中耐药菌株的出现。质粒驱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引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此外,质粒和细菌染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抗生素抗性的传播,了解这些过程背后的机制将提供细菌如何适应抗生素环境的见解,并有助于优化抗菌策略。喹诺酮
艾尔建公布抗血管生成药Abicipar安全数据 近期申请上市
艾尔建和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Molecular Partners合作开发出了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DARPin?(abicipar),4月2日,两家公司公布了该药物MAPLE研究的安全性结果,Abicipar治疗患者的眼内炎症(IOI)发生率为8.9%,低于之前3期研究中所观察到的发生率。从严重程度上来讲,大多数IOI事件被评定为轻度至中度。严重IOI的发生率为1.6%,其中一例报告为虹
CST肿瘤微环境主题系列讲座第一讲:缺氧代谢与血管生成
Axsome复方药物AXS-05(右美沙芬/安非他酮)获美国FDA授予突破性药物资格
2019年03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Axsome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创新疗法。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AXS-05治疗重度抑郁症(MDD)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AXS-05是一种新型口服研究性NMDA受体拮抗剂,具有多模式活性,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用于治疗MDD和其他中
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厄洛替尼一线治疗NSCLC 礼来公布积极结果
3月12日,礼来制药宣布,其药物CYRAMZA?(ramucirumab)的临床3期研究RELAY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研究终点。这项临床3期全球、随机、双盲试验正在评估CYRAMZA联合厄洛替尼作为EGFR基因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统计学上看,患者在开始接受治疗后没有出现癌症生长或扩散的时间有了显着的延长。RELAY研究的安全性信
生酮饮食真的安全吗?科学家们发现这种饮食方式或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
2019年2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生酮饮食(keto diet)是一种高脂肪、适度水平蛋白质及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计划,作为2019年的热门饮食趋势,其可能会超过史前饮食(Paleo Diet)和Whole30饮食法。生酮饮食这种饮食方法要求减少主要食物种类,比如谷物、豆类和奶制品等,有时候还会减少某些营养丰富的蔬菜,但这一想法的目的是让身体从燃烧碳水化合物的模式切换到燃烧脂肪,
研究揭示精子生成过程中特异性高表达的miRNA家族进化史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吴立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Evolution of an X-linked miRNA family predominantly expressed in mammalian male germ cells。在该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展示了有袋类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
住友制药罗舒达®(Latuda,鲁拉西酮)获中国NMPA批准
2019年01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住友制药(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近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在2019年1月24日已授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罗舒达®(Latuda,通用名:lurasidone HCl,盐酸鲁拉西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进口药品许可证。住友制药中国子公司住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向中国
Developmental Cell:叶绿体逆行信号调控拟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戚益军研究组在《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叶绿体到细胞核逆行信号调控拟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Signaling Regulates MicroRNA Biogenesi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叶绿体逆行信号可以调控拟南芥microR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