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DA批准首个用于成人遗传眼病的视网膜植入物Argus Ⅱ

2013年2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Argus Ⅱ视网膜假体系统作为首个植入式治疗成人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装置。设备由一个小的视频摄像机、发射眼镜、影像处理单元(VPU)和植入型视网膜假体(人工视网膜)组成,取代视网膜退化细胞的功能,并改善患者对图像和运动的感知能力。VPU会将视频摄像机的图像转换成电数据无线传输到人工视网膜上。

2013-02-19

J Med Genet: 发现眼黑色素瘤的遗传因素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种遗传癌症综合征,它使特定人群易患眼黑素瘤,随同肺癌、脑癌和其他癌症可能的其他类型癌症。 研究人员指出,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由称为BAP1的基因的遗传突变所引起。研究结果表明,BAP 1突变在一小部分患遗传性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和其他癌症的病人中引起疾病。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种眼睛癌症,它涉及虹膜、睫状体或脉络膜,这些统称为葡萄膜。

2012-11-18

JCI:19号染色体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痉挛截瘫

近日,由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临床调查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文章称,位于19号染色体上reticulon 2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

2012-02-10

黄山正式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员日前在黄山风景区宣布,正式启动全球环境基金捐赠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项目实施资金中的全球环境基金捐赠款为272万美元,黄山配套1098万美元。一期准备阶段到2013年4月为止。 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旨在对黄山地区的生物环境和物种延续予以更好保护,保障生物多样性的更好发展。

2012-11-19

Nature: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新方法

测量生物多样性的传统方法在判断海洋生态时,很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方面,从而在热带水域保护工作上导致错误的关注方向。 为了量化一个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常通过观察测量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加以判断。但在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生态学家Rick Stuart-Smith和他的同事展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测量方法。

2013-10-16

PNAS:婚姻或影响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一项研究发现,非洲小规模农业社区内部的婚姻可能影响木薯的遗传多样性。木薯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它的含大量淀粉的可食用的根常常被称为木薯。 Marc Delêtre及其同事调查了非洲加蓬的10个社区的婚姻交流和种子交换网络之间的关系。

2011-11-02

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中国黄山保护生物多样性

记者从黄山市政府了解到,《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申报项目文件近日获全球环境基金(GEF)主席批准,被列入11月份GEF理事会工作计划,赠款额度约300万美元。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宝库。

2012-11-19

PLoS ONE:解析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获进展

驱动物种丰富度和组成空间格局形成的机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2013-12-04

Mol Cell:解析细菌抵御病毒侵染的功能多样性机制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CRISPR系统在细菌不同中间作用的差异以及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

2013-12-10

:鉴定出丘脑发育关键遗传因子Lhx2和Lhx9

丘脑是大脑的中央编译器:有专门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接受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将加工后的信息传送到大脑深处。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毒理学和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如今鉴定出负责这些神经元发育的两种遗传因子Lhx2 和Lhx9。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丘脑发育的理解,而且长期而言,有助于治愈丘脑中风(thalamic stroke)。 人大脑有1千亿个神经细胞,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

20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