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M:全新技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金纳米颗粒
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是来自国家纳米中心蒋兴宇研究组的工作,他们将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用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监测。我们邀请了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刘定斌同学向大家介绍该工作的主要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肿瘤、外伤后老年人第四位死亡原因。
PNAS:基因FoxC1保护人与小鼠角膜透明性
透明的角膜是视觉所必需的,这也是为什么眼睛进化成无血管滋养角膜原因。但是,对于世界上数百万人来说,眼疾或创伤能引起血管生长,引起失明。 一项新的西北医学研究已鉴定出一个在维持人与老鼠角膜透明度起这要作用的基因--可能被用作基因治疗来治疗导致失明的疾病。文章发表在《国家科学研究院学报》(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Nature:“肾透明细胞癌”的综合分析
“癌症基因组图谱”联合课题组报告了对超过400个“肾透明细胞癌”样本所做的一项基于基因组、DNA甲基化、RNA和蛋白质组定性的综合分析。这些数据显示了PI(3)K/AKT通道中的频发突变,说明该通道也许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目标;同时也显示了与“染色质相关蛋白”中的特定突变有关的一系列外成改变。
Nature:一种纳米颗粒流感疫苗
当前一代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的药效,因需要利用过时的和费时的技术来生产新疫苗、以应对迅速变化的病毒而受到限制。这项研究提出了流感疫苗接种的一个新方法:利用融合到天然病毒附着蛋白“血凝素”上的自组装的、基于“铁蛋白”的纳米颗粒。“血凝素-纳米颗粒”疫苗被发现诱导中和抗体,对各种病毒亚型的免疫力高于某种获准上市的流感疫苗。
AHM:科学家利用纳米颗粒遥控药物的缓释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药物缓释系统,可以遥控药物在体内的的释放过程。 J. Zach HIlt教授和同事们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论文,报道了在热敏的溶胶-凝胶共聚高分子溶液中引入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局域热源的药物缓释系统。 在人体的体温下,该系统会形成凝胶,将药物成分固定住。通过外加交变磁场,氧化铁纳米颗粒会产生热量。
Small: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
石棉在被发现有对人体有不良作用的时候,早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而现今社会,新材料则需要通过更加复杂和严格的测试才能进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尤其是纳米材料,正受到公众愈来愈多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无数的警示科幻片中基于其尺寸效应的描述:各种形状和组成的纳米颗粒越来越有规律,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到电子和医药研究领域;更加由于它们与体相的同种类物质相比,行为和性质往往具有惊人的不同。
Small:曲晓刚等利用金纳米颗粒探测酶的活性
用肉眼就可以分辨一个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活性的酶吗?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曲晓刚研究员等最近通过将金纳米颗粒同酶的基体结合,来测试酶的活性,该方法能够给出肉眼可以分辨的信号。 人端粒酶在超过85%的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因此端粒酶不仅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特殊靶点,同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ACS Nano:开发出新型纳米颗粒运输技术可有效杀灭胰腺癌细胞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显微药物运输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效改善致死性胰腺癌的疗法。
Nat Med:科学家成功地使脊髓透明化
在脊髓损伤中,长神经细胞细丝即轴突,可能被切断。科学家们已经对这些轴突是否能被刺激再生进行了研究,而且已有一段时间。这样的生长只以几毫米的规模发生。到止前为止,象这样的改变只有通过将问题组织切成极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来测定。但是,二维的平面切片只能提供一个空间分布与细胞进展的不准确的图像。
Nanotechnology:开发出新型金纳米颗粒疫苗平台 加速新型疫苗的研究
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型疫苗技术,其可以使用小型的金颗粒模拟病毒从而像病毒一样携带特殊的蛋白质至机体的特殊免疫细胞。这项技术和传统的使用死亡或去活的病毒作为疫苗的传统方法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