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非转基因原态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获进展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非转基因,初始原态人类多能干细胞的产生,并详细介绍了两种实验方法路径,这将有助于干细胞多能状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先声药业保留追究延申原经营者责任的权利
作为延申生物的控股方,先声药业3日凌晨在公司外网发布关于“延申生物狂犬病疫苗质量问题”的声明,表明已要求延申生物配合司法部门对原经营层的司法调查,同时先声药业也将保留对原经营者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日公布了关于延申、福尔公司“问题人用狂犬病疫苗”情况通报。
Nat Genet: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日光过敏症致病基因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现紫外线敏感性综合征的一个致病基因,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今后弄清人的皮肤被晒伤的机制,从而研究出相关防晒伤的新方法。该成果已于4月1日在线刊登在《Nature Genetics》上。
JACI:食物过敏可加剧儿童哮喘
302例美国患儿的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食物过敏的哮喘患儿需要使用控制药物和住院治疗的几率,显著高于无食物过敏但哮喘病情相似的患儿。波士顿儿童医院的James L. Friedlander博士在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AAAAI)年会上报告,食物过敏在城市中心社区的哮喘患儿中“相当普遍”,城市中心学校儿童哮喘研究的受试者中约1/4存在食物过敏。
抗生素或增加儿童过敏性哮喘风险
近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他们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研究人员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别使用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这两种抗生素。他们观察后发现,链霉素对新生小鼠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万古霉素却导致它们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患上严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研究者解释说,这显示生命早期阶段对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Mucosal Immunol:研究人员找出过敏性疾病新的调控基因
辛辛那提研究人员在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上有了新的突破,他们已鉴定了调控一重要免疫激素——白细胞介素(IL-13)的遗传物质。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科学家说,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了可能性。
:肠道细菌控制过敏症?
嗜碱性粒细胞发育、循环流通的嗜碱性粒细胞群体和与嗜碱性粒细胞相关联的TH2细胞的共生调控模型。 100万亿多个细菌细胞生活在每个人的肠道内,比人体本身所拥有的细胞数量多10倍。
泰邦公司人类纤维原蛋白临床研究获SFDA批准
山东泰邦制药公司的人类纤维原蛋白获得国家食品药监局(SFDA)批准,用于治疗先天性纤维原蛋白不足和获得性纤维原蛋白不足的临床研究。 公司将开展III阶段临床研究,用于评估其药效。 人体纤维原蛋白用于治疗先天性纤维原蛋白不足和获得性纤维原蛋白不足患者,这些患者都有严重的的肝损伤、肝硬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障碍及凝血障碍。 山东泰邦制药是中国生物制品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