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美科学家首次从全基因/甲基化水平发现,过量补充叶酸增加后代基因突变率

研究结果发现,与摄入正常水平叶酸相比,亲代叶酸摄入不足,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翻倍;亲代叶酸摄入过量,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增加80%。

2023-04-11

JCI:中科大曾筑天课题揭示肝转移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及靶向治疗策略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肝脏中驻留的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所介导的机体免疫监视的新机制,该机制或有望预防肝脏转移的发生。

2023-03-24

2023合成生物与细胞智能制造大会

大会时间 2023年4月25-26日 大会地点 杭州龙湖皇冠假日酒店

2023-03-10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成增课题重磅综述!抗PD-1/PD-L1疗法与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和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的协同作用

自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ipilimumab(抗CTLA-4)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以来,几种针对PD-1/PD-L1轴的检查点阻断疗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类型。

2023-04-20

基于基因靶向挖掘发现真菌黄酮生物合成新机制获得进展

该研究完整剖析了真菌黄酮独特的生物合成途径,提示了真菌黄酮合成途径在进化上是独立的而非通过基因水平转移从植物中获得。这丰富了自然界黄酮生物合成的多样性,为黄酮的合成生物技术开发与微生物高效制造提供

2023-03-07

《科学·免疫》:科学家首次证实,神经系统也是过敏性休克的幕后推手!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发现神经系统也是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关键因素,并揭示了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3-03-24

我国科学家在高效抑制自噬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合物研发方面获进展

自噬促进肿瘤的快速生长,导致肿瘤对多种治疗产生抗性。抑制自噬是颇有前景的肿瘤治疗策略。然而,当前缺乏适合临床使用的有效的自噬抑制剂。

2023-02-22

陈玲玲研究Nature:核仁新结构调控核糖体RNA末端加工机制取得进展

陈玲玲研究组长期致力于lncRNA代谢与功能的研究。前期研究通过non-poly(A)测序(Yang et al., Genome Biol 2011)发现一类新型lncRNA家族。

2023-03-13

10年饶毅团队在Neuron/NC等发表29篇文章,在神经生物领域取得进展

婴儿的母系依恋关系是哺乳动物的首要社会行为。婴儿依恋行为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3-03-27

恶性实体瘤自复制mRNA技术药物中国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入

JCXH-211注射液中国I期试验是一项开放的、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临床研究。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