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析人类疱疹病毒6B型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毕国强课题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周正洪课题组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梅晔合作,利用高分辨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疱疹病毒6B型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herpesvirus 6B capsid and c
我国科学家发表Science论文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它的组装机制
2019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被发现,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毒性疾病,依据强毒性的病毒分离株测得的死亡率接近100%。在过去的十年中,ASF已传播到高加索、俄罗斯联邦和东欧的许多国家,这构成了进一步传播的严重风险。在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26个国家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微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作生产能源、食品、饲料的原料,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异养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微藻生物质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光自养培养相比具有效率高、可控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受技术水平所限,当前微藻在异养培养条件下能够达到生
Science子刊:高分辨率地可视化观察HIV病毒在体内如何增殖
2019年10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为了治疗疾病,人们必须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如今利用高分辨成像技术在毫秒分辨率下可视化观察HIV病毒如何在活细胞之间扩散。通过使用超高分辨率STED荧光显微镜,他们首次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自艾滋病病原体(即HIV病毒)为它的自身复制构建出某种脂质环境。针对此,他们创建了一种方法来研究这种
超分辨光镜-电镜关联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课题组与徐平勇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题为mEosEM withstands osmium staining and Epon embedding for super-resolution CLEM 的研究论文。他们发展了第一个常规电镜制样后保持荧光的光转化荧光蛋白,首次实现了Epon后固定的同层超薄样品的
分子尺度分辨率干涉定位显微镜问世
光学显微镜自1590年由荷兰詹森父子创制伊始,即成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进入21世纪,借助荧光分子,科学家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约一半光波波长(250 nm)拓展至几十纳米,并兴起了超高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用于“看到”精细的亚细胞结构和生物大分子定位,相关工作荣膺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9月9日,Nature Method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
纳米孔测序实现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组中抗性决定因子和移动元件的高分辨率分析
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即给定样本中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研究最近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而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认识到我们身体和环境的微生物的组成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深层影响。肠道微生物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参与者,拥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数万亿的细菌同时存在,并通过饮食和偶尔的抗生素选择,创造了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很容易在细菌物种之间转移的动态环境。随着多重耐药性生物体的普遍存在,其中许多生物体在质粒上携带
国内首个菊花脑基因组测序-纳米孔测序再发高分论文
菊属植物种类繁多,又含多种栽培种,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且染色体组结构从2n=18到8n=72之间,十分复杂,多年来难以攻破。中药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副研究员宋驰博士等利用ONT平台解析了可能代表栽培菊属祖先基因组的二倍体菊花脑基因组,分析表明其演化受重复序列爆发和近期WGD事件的驱动,该基因组复制事件在约38.8个百万年前将菊属和向日葵分化开来;菊花脑观赏及药用性状的变异与
高分通关,原能细胞完成标准化试点企业建设
2017年,随着我国对细胞生物治疗行业一系列规范举措的开展,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次将标准化建设的关注点投注到细胞生物行业,并将由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深低温免疫细胞存储标准化试点》项目纳入了当年通过的99项标准化试点建设资助项目。经过2年的标准化建设,近日,由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带领的专家团队对原能细胞的标准化试点建设成果进行了验收,原能细胞科技集团以96分的优异成绩,荣获了“深低温
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玉米高分辨三维基因组图谱
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团队近日成功绘制玉米活跃表达基因参与的高分辨率三维基因组图谱,鉴定了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三维互作模式,揭示了玉米三维基因组结构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表型变异的潜在机理。系列成果表明,玉米高分辨率三维基因组的研究对于玉米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对于玉米复杂农艺性状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记者16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李兴旺教授、严建兵教授和李国亮教授团队合作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