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开发一种可用于mRNA细胞溶质传递的病毒模拟细胞膜涂层纳米颗粒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给药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纳米药物的一大挑战是细胞摄取药物后有效的内体逃逸,因为大多数药物载荷需定位于除内体外的亚细胞结构后发挥活性,而病毒可以通过内吞作用后引发膜融合,由此将其遗传物质递送至宿主细胞的胞质中。既往对于甲型流感病毒的研究显示,病毒表面发现的血凝素(HA)蛋白在内体的pH值内环境下

2021-12-08

Nature Biotechnology:我国科学家发明计算分辨图像重建算法拓展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极限

 自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超分辨显微技术以来,超分辨成像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像的分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然而受限于荧光分子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超分辨成像技术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难于获得同等提高。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题为“Sparse deconvolution improves th

2021-12-09

美国FDA批准Fyarro(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型纳米颗粒),亿腾景昂引进大中华区!

Fyarro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治疗晚期恶性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疗法!

2021-11-24

武田行使选择权:开发脑渗透颗粒体蛋白替代疗法DNL593!

DNL593是一种脑渗透颗粒体蛋白前体替代疗法,通过静脉给药,跨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2021-11-18

研究了200000个胃癌细胞,发现了胃癌难治的几个秘密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位居前列,在亚洲、东欧等地区则更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一大因素就是,胃癌在患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组织学、转录组学以及基因组学差异,这导致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治疗的应答程度并不一致。除此之外,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之间的异质性,也影响着肿瘤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然而,科学家们对胃癌的异质性特征,还缺乏较为全面的理解。

2021-11-15

疼痛指数10级!“低炎症”饮食无药治愈了这位绝望的偏头痛患者,已7年多没再复发

 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旗下子刊《BMJ Case Reports》的一份病例报告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医生报告了一例迄今为止通过饮食干预成功治愈偏头痛并保持最长时间的案例:一名患者在改用全植物性饮食后完全治愈了12年多严重和令其崩溃的偏头痛。该领域专家呼吁对饮食和偏头痛进行更多的研究。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最

2021-11-23

Nature Communications:用于协同破坏肿瘤线粒体的光响应型颗粒研究取得进展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破坏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是抗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基于线粒体破坏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在肿瘤组织内高效且特异性启动线粒体的破坏是实现安全有效抗肿瘤治疗的前提。光激活肿瘤疗法由于具有治疗部位精确可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尤其是光照条件下能够激活光致产酸分子释放氢离子,酸化胞内微环境。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

2021-11-06

研究实现气溶胶颗粒多组分生物组织质谱成像

  质谱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多肽、磷脂、氨基酸、寡糖等生物分子的成像。由生物质或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黑碳和柴油发动机颗粒等碳质气溶胶,通常是PM2.5等复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大气颗粒物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追踪真实的气溶胶粒子多种成分的体内行为十分重要,但由于其复杂性,现有

2021-10-28

EJPC:1.8万人研究结果表明:适度饮酒或能降低机体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2021年1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过量饮酒史造成全球疾病负担和导致人群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然而此前有研究表明,适度饮酒或与人群心血管疾病(CVD)事件风险较低直接相关,然而这一证据是基于对年轻人群的研究所得,目前缺乏对老年人群进行相关的研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

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