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JP:迄今最长时间真实世界安全性分析显示,艾司氯胺酮鼻喷剂的安全性与临床研究和产品说明书中已确定的一致

总体来说,艾司氯胺酮在真实世界表现出与临床试验和说明书一致的安全性,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2025-10-05

Cell系列综述:北京协和医学院李宁/王航总结ADC药物在精准癌症治疗中的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

该综述论文探讨了当前精准癌症治疗中,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

2025-10-04

Nat Commu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潘文等合作揭示维持上皮稳态的调控新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是典型的复杂肠道疾病。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微生物组失衡和上皮屏障损伤是IBD的典型病理生理特征。

2024-04-18

Immunity:朱/潘文团队揭示肠道细菌代谢产物的促癌机制,并提出基于噬菌体的干预手段

该研究证明了结直肠癌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脱氧胆酸(DCA)和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方向。

2024-03-14

Immunity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潘文发现肠道微生物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证明了微生物DCA通过激活Ca2+输出体PMCA来抑制细胞毒性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提出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甚至可以通过靶向DCA产生细菌来预防结直肠癌。

2024-03-15

Cell:中国科大朱课题组揭示蛋白Gasdermin D在小肠对食物的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是宿主细胞与大量外来抗原之间的主要屏障;目前还不清楚肠上皮细胞如何诱导针对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同时保持对食物的免疫耐受。在一项新的研究

2023-08-22

Cell:朱团队揭示GSDMD的非细胞焦亡功能,诱导食物耐受性

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我非我的抗原一直是免疫学的核心问题。机体已经发展了针对自我抗原的中枢耐受机制避免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抗原(1960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针对非我抗原,免疫系统已经发展出感知病原信号

2023-06-19

Science:俞宏院士团队发现河蚌铰链耐疲劳秘密,为新型柔性耐疲劳材料设计提供新思路

这种从河蚌铰链可变形生物矿物中提取的耐疲劳结构设计策略对于需要使用脆性基元、但又不得不承受一定形变的柔性功能材料的创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