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称动物语言翻译机10年内可成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动物行为专家科恩-斯罗伯德奇科夫教授表示手机大小的动物语言翻译机将在5到10年内成为现实。目前,斯罗伯德奇科夫教授正在研究一项新技术,用于翻译草原土拨鼠的叫声。他指出这项技术将最终用于翻译其他所有动物的语言,让人类与动物谈心不再是一个梦想。

2015-03-26

求职简历应善用数字语言

在众多的简历中,任何人都想成功地描述过去的工作成果,这里有个含水量与含金量的区别,不少人写简历喜欢采用一些华丽词藻进行描述,给人的印象是华而不实,令人生疑;相反,采用具体实在的精道陈述,就会让人感到信服。求职者要学会使用数字语言,以提高简历的含金量。简历要有实质内容一位外企人事经理表示:“我每天用半小时浏览50份或更多的简历,如果前10秒钟未能发现任何成果表述,那么这份简历就成为历史了。

2015-02-15

肢体语言如何赢得职场上的好感

每年的春季都是职场中人换新东家的高峰期。因此,不管是业内资深人士还是新入职场的新鲜人,不可避免地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赢得新同事的好感?本期就教你几招如何用身体说话的方式,以赢得职场好感。在人类的沟通中语言传达的信息只占了7%,肢体语言却占了55%。换句话说,如能恰当地使用你的眼神、表情甚至手脚,都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015-02-15

Lang & Cogn:通晓两种语言可有效减缓个体阿尔兹海默氏症的表现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Language and Cognition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个体来讲,会说两种语言的个体的阿尔兹海默氏症疾病症状会比前者延缓4-5年;比如仅会说一种语言的个体或许会在73岁发展为阿尔兹海默氏症(AD),而会说两种语言的个体则会在77岁时发展为阿尔兹海默氏症。

2014-12-03

NeuroImage:语言学习或促进大脑生长

研究者表示,语言的学习或许是保持大脑功能及形状最好的方式。 (Credit: © pixologic / Fotolia) 2012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瑞典军队翻译学院,一些新兵们正在快速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通过测定其大脑在学习新语言的前后变化,研究者们检测到了其大脑在学习新型语言期间所发生的细微变化。

2012-11-18

解密活体生物功能的“语言”-揭开美国非损伤微测技术在中国快速成长之谜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动下,基因层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而目光深邃的学者们已注视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大门隆隆打开,生命功能层面的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宠儿。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够搭建起从基因结构到功能的桥梁,那必将使生命科学大放异彩。非损伤微测技术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2014-04-11

荷兰威科集团 Wolters Kluwer 旗舰品牌 Ovid 发布本地语言搜索门户 -- Ovid 中文

p{text-indent: 2em;} Ovid 中文在2011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亮相, 用于检索中文医学资源 北京2011年9月1日电 /美通社亚洲/ -- Ovid 隶属于威科医疗(Wolters Kluwer Health),是为医疗、科学和学术市场开发并提供可定制研究信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跑者,该公司日前宣布将发布 Ovid 的最新本地语言搜索门户-- Ovid 中文。

2011-09-01

Nat Biote & Nat Gene:新技术重新速写DNA信息 助科学家深入理解DNA语言

DNA重写的图例,魏兹曼研究所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推进了我们对于遗传代码的理解,这种方法是将大量预先设计好的DNA片段引入活细胞的基因组中,然后检测其引入后对基因组的改变。(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读取DNA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12-11-18

解密活体生物功能的“语言”--专访旭月公司骨干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动下,基因层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而目光深邃的学者们已注视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大门隆隆打开,生命功能层面的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宠儿。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够搭建起从基因结构到功能的桥梁,那必将使生命科学大放异彩。非损伤微测技术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2012-03-12

PNAS:能说两种语言可能带来选择性注意的技能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与只能说一种语言的人相比,能说两种语言的人的超群的声音处理技能可能来源于增强了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科研人员已经确定了能说两种语言带来了与语言和认知处理有关的大脑活动的变化。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