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AI大幅改善心梗诊断!科学家发现,基于机器学习的诊断模型可以更加灵活准确地区分低或高风险心肌梗死
英国心脏基金会(BHF)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将患者就诊或连续检测时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与临床特征相结合,计算个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评估联合(CoDE-ACS)评分(0-100),相当于
10万人数据分析发现,连续7天佩戴医用级智能手表捕获前驱期症状数据,或可提前7年诊断帕金森病
与单独使用生活方式(AUPRC=0.03±0.04,P=0.0025)、血液标志物(AUPRC=0.01±0.00,P=0.0041)、前驱期症状(AUPRC=0.01±0.00,P=0.0036)、
适配体在脑肿瘤精确诊断和荧光引导手术中的潜在应用
胶质瘤或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脑肿瘤的初步诊断通常基于MRI、CT或PET/CT,在肿瘤切除或组织活检后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分析进一步证实。
Protein Cell | 松阳洲组成功开发高效的基于相分离蛋白辅助的CRISPR转录激活工具
该项工作证明了相分离蛋白融合CRISPRa系统可以使转录激活效率进一步提高,为CRISPRa工具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该项研究开发了新型相分离蛋白辅助的转录激活工具dCas9-VPRF
第三届长三角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嘉定成功举办,大咖云集,共话体外诊断产业发展
2023年5月24日,第三届长三角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上海嘉定成功召开,论坛在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上海嘉定工业区主办,上海嘉定育成中心和转化
临床研究发现,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后尽早接受Aβ-PET,高置信度病因学诊断率提升250%
这项研究表明,在诊断检查的早期进行淀粉样蛋白PET,使得40%的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在仅3个月内即接受高置信度病因学诊断,是尚未接受淀粉样蛋白PET患者(11%)的3.5倍。
华大智造携手欧德莱生物,联合开发血液病诊断分子检测新应用
2023年5月31日,华大智造与天津欧德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德莱生物”)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举行了新项目联合开发的签约仪式。
Nature子刊:高彩霞团队开发大片段DNA精准定点插入新工具PrimeRoot
研究人员通过工程化结合引导编辑器与位点特异性重组酶,开发了能够在植物中实现10kb以上大片段DNA高效精准定点插入的PrimeRoot系统,该系统将为基于基因堆叠的植物分子育种和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
Science:一种称为CLEAN的人工智能工具可更好地预测酶的功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根据酶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功能,即使是在酶未被研究或理解不深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