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肝脏再生与器官形成中表观遗传重塑过程

  在成体肝脏中,生理条件下细胞迭代的速率较低。而肝脏遇到组织损伤的情况下,细胞则能够高效地发挥再生能力【1-4】。最近有研究发现,胆管细胞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肝脏类器官,并且具有分化成为肝细胞和导管细胞的能力【5】。但是胆管细胞获得细胞可塑性、起始类器官发育以及应对组织损伤的再生能力是如何发生的,这其中的分子机制还很不清楚。2019年11月4日,剑桥大学Meritx

2019-11-14

研究人员建立功能性血管状系统器官

  2019年10月7日,来自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In-Hyun Park研究组在Nature Methods杂志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of human brain organoids with a functional vascular-like system”的文章,在其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立了具有功能性血管状系统的类脑器官(vhCOs),为研

2019-11-01

Sci Transl Med:利用肿瘤衍生的器官评估癌症患者对化疗的反应

2019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患者肿瘤组织衍生的类器官或能帮助确定癌症患者对化疗是否能够产生反应,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如何从肿瘤组织中衍生类器官并利用化疗药物对其进行测试。图片来源:S.N. Ooft and M. Mertz类器官是指从真实组

2019-10-15

Nature:世界上首个三器官系统为医学研究和诊断打开了大门

2019年10月5日讯/生物谷BIOON/---器官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过程,是由多种边界组织相互作用所协调的。但是,人们尚不清楚各个相邻的组成部分如何协调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多器官结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和日本东京医科牙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肝脏、胆管和胰腺结构的连续模式和动态形态发生,这些结构是由人多能性干细胞的三维培养物内陷形成的。由人多能性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前肠

2019-10-05

首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药物!诺华眼科药物Lucentis在欧盟获批第7个适应症!

2019年09月09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眼科药物Lucentis(ranibizumab,雷珠单抗)近日在欧盟监管方面传来喜讯。欧盟委员会的(EC)已批准Lucentis(10mg/mL)用于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这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也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Lucentis是欧盟批准的第一种也是唯一一个治疗ROP的药物,该

2019-09-09

深度学习方法可协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着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糖尿病确诊患者超过9000万,隐性患者近1.5亿人。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中DR的发病率为50%,超过20年DR的患病率几乎为100%。据美国Wisconsin糖尿病性视网

2019-09-04

J Neurosci:细胞死亡后,视网膜会自我重组

2019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发表在《JNeurosci》杂志上的一项对老鼠的研究,经过基因治疗后,视网膜可以自我重组,恢复正常的光反应。失明通常是由杆状光感受器死亡引起的,杆状光感受器是视网膜中的一种细胞。图片来源:Wang et al., JNeurosci 2019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治疗方法可以挽救濒死的视杆细胞,但目前还不知道视网膜在治疗后能否自我重建,而这是恢复视

2019-07-31

首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药物!诺华Lucentis第7个适应症获欧盟CHMP推荐批准

2019年07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眼科药物Lucentis(ranibizumab,雷珠单抗)近日在欧盟监管方面传来喜讯。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意见,推荐批准Lucentis(10mg/mL)用于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这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也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现在,CHMP的审查意见将递

2019-07-28

Science子刊:视网膜中蛋白RBP3的增加可阻止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9年7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影响35%以上患者的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内源性保护因子可能解释为何仅有一小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和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患有1型糖尿病5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35%以上的人没有出现糖尿病视

2019-07-15

遗传致盲性视网膜病 治疗新模式亟待推进

 经常会在一些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其中一位主角失明后被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最终诊断患的是一种遗传致盲性视网膜病,并被告知这种病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治愈。当现场观众看到这一幕,大多数不禁为其遭遇感到惋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遗传致盲性视网膜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常见病因是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变性,导致无法正常感知外来光线。由于人眼视网膜的组织结构较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