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有望利用视网膜色素上皮干细胞来治疗人类失明症!
2021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将来自人类尸体的视网膜细胞(retinal cells)移植到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眼睛后,这些视网膜细胞竟然能够得以存活,这一研究突破有望未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人类失明症的新型细胞疗法。视网膜
研究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软体征与小脑-大脑功能连接异常有关
神经软体征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传统定义上,神经软体征被认为是一组轻微的神经系统异常的异常表现,主要体现在运动协调、感觉整合、抑制功能的缺损,但其行为水平的缺损缺乏相对应的脑区定位。已有研究显示,神经软体征的缺损与特定的脑功能网络紧密相关。然而,以往研究仅关注神经软体征运动协调缺损的大脑功能连接机制。已有研究证据发现小脑是多种
中山眼科中心肖传乐和刘奕志团队开发Nanopore测序数据新校正组装算法,并组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高完整度基因组
三代测序技术(PacBio和Oxford Nanopore)可解决基因组重复区域的组装难题,提高基因组完整性,已成为发育、再生、肿瘤和其它疾病过程中细胞基因组组装的主流技术。其中,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更使得测序成本显着降低,并且由于其可实现超长读长(高达1Mbp),在复杂基因组组装中具有天然优势。然
Diabetes Care:新研究发现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在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存在性能差异
2021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糖尿病仍然是美国成人失明新病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眼病。但是,目前缺乏眼科保健提供者,这将不可能满足为这一人群提供必要的年度筛查的需求。一项新的研究考察了七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筛查算法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方面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
PNAS: 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营养不良的药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LSU Health新奥尔良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报告,在小鼠模型中,删除RPE65基因的其中一个抑制因子,可防止因基因突变导致的视锥细胞感光细胞退化。他们的发现发表在《PNAS》上。
eprenetapopt+阿扎胞苷治疗TP53突变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疗效优于阿扎胞苷!
eprenetapopt是一款p53再激活剂,可重新激活突变型p53蛋白的活性,诱导程序性死亡。
aging cell: 根据视网膜诊断阿尔兹海默症
由Cedars-Sinai神经外科部门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视网膜的某些区域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影响比其他区域更大。这些发现可以帮助医生预测大脑的变化以及认知能力的下降。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及高复发率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证据阐明伴发抑郁患者具有特异性行为和脑形态学特征。因此,将抑郁症状作为独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始终饱受争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