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蜜蜂的大胆行为与自身的基因有关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Scouting Behavior in Honey Bee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蜜蜂的大胆行为与自身的基因有关系。 我们人类为什么会以我们各自的方式行事? 有趣的是,对蜜蜂的一项新的研究可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引起我们渴望体会新经验的复杂的基因。

2012-11-18

Cell:果蝇求偶行为的分子机制

在雄性果蝇中,求偶行为主要由神经系统中的转录因子Fruitless控制,以往有研究表明,Fruitless突变可能会导致雄果蝇的“同性恋”行为。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外激素,它能够被性别特异的感受器识别,并促进雌雄果蝇之间相互吸引。由于没法选择一类合适的外激素感受器,解开不同刺激到底对求偶产生什么影响这一谜团受到了限制。

2012-11-18

吉林农大研究自复寄生蜂超寄生行为获进展

来自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evaluationoftheValueofAutoparasitoidsinBiologicalControl”的文章,系统准确地研究了自复寄生蜂的超寄生行为,对重新认识自复寄生蜂的进化地位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One杂志上。

2011-08-08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2012-11-18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成像团队关于注意行为中基于振荡的时间组织取得突破

2014年4月3日,《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脑成像团队罗欢研究员和周可研究员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

2014-04-22

发现沂源直立人剔牙行为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邢松、山东省博物馆孙承凯,以及美国和西班牙学者合作对沂源直立人牙齿化石进行的研究发现沂源人有明显的剔牙行为,是除周口店直立人外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剔牙证据。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第四纪》在线发表。

2014-04-22

发现身心综合干预对老年人脑功能的促进作用

大脑前额叶及海马、海马旁回等内侧颞叶系统结构是受老化影响最为严重的脑区,这些脑区之间的“连接失效”可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老年心理研究中心李娟研究组发表在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的研究提示,老年人在经过为期六周的身心综合干预以后,其大脑前额叶和内侧颞叶系统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

2014-04-22

发现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与正常儿童的异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采用道德故事和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分别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行为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2014-04-22

Nat Medicine:鉴别出阻断压力损伤个体大脑产生抑郁行为的新型靶点

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EDD1的单一基因的表达往往会促进压力损伤个体的大脑细胞以及引发抑郁行为发生。

2014-04-16

PLOS Biol:缺乏coronin1蛋白引起学习障碍和攻击行为

学习和记忆依赖于正确的信号(刺激大脑中神经细胞的信号)处理过程。近日,Basel大学研究人员连同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蛋白质coronin 1在认知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