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第三方检测市场中的作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迁,经历了繁荣发展、停滞低迷、寻求突破等几个不同阶段。经过30年的沉浮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支设备精良、人才汇聚、经验丰富的队伍,具市场准入资质,有条件进入第三方检测市场。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出台,引发第三方检测市场将产生巨大变革的

2017-12-06

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第三方医学诊断是指独立于医疗机构,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疾控中心等提供的医学诊断检测服务。第三方医学诊断企业所设立的医学检验中心又被称为独立医学实验室。传统上,医学诊断服务主要由医疗机构的检验科、病理科等提供。但各类医疗机构均有部分诊断项目无法(新技术或是需要特殊资质)或不愿提供(不盈利),需要外包,从而为以规模经济为核心竞争力的第三方

2017-12-05

高校实验室在第三方检测市场中的作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迁,经历了繁荣发展、停滞低迷、寻求突破等几个不同阶段。经过30年的沉浮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支设备精良、人才汇聚、经验丰富的队伍,具市场准入资质,有条件进入第三方检测市场。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出台,引发第三方检测市场将产生巨大变革的话题。国有检

2017-12-04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增至356家,未来5年市场再添200亿

2015年6月16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意见》第十六条强调,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加快发展检验检测等八项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服务。且检验检测早在“十二五”期间就被列为国家八大高新技术服务业的第三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检验检测列为科技服务业。在生物医药领域,主要承担医疗机构或其他与医学检验相关的企业或机构检

2017-12-06

国内体外诊断(IVD)行业发展现状及精准医疗发展前景浅析

体外诊断产品又称为IVD(In-Vitro Diagnostics)产品,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获取临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临床诊断信息的三分之二左右来自体外诊断,但在诊断方面的支出却只占总支出的约1%。由于体外诊断方式由于能在疾病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在临床医疗和相关医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近几年IVD在全球市场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IVD市场起步晚,但成长

2017-12-02

荣之联与诺禾致源达成战略合作  共谋全球基因测序市场

北京2017年11月29日电 /美通社/ -- 近日,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之联”)与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禾致源”)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信合作的原则,整合各自行业优势,强强联合,共同推进生物云相关业务落地,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提供更便捷、更有竞争力的服务产品。 荣之联与诺禾致源达成战略合作 本次合作将对提升双方竞争实力,促进生物云解决方案

2017-12-02

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可穿戴智能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国内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人口老龄化和医疗之间的供需缺口将推动可穿戴医疗设备需求不断提升。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健康大数据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将步入高速发展期。医用可穿戴设备逐年高速增长 将引爆智能可穿戴市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如何为更多的人

2017-11-22

人工智能给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什么?

 AI:新药研发工业化的开始人工智能(AI)——从计算机算法中学习如何解开复杂的基因组数据,例如疾病的基因表达模式——已经准备好为药物开发,临床研究和医学治疗等各个方面带来革命。但它也可能为人类实现又一个里程碑——降低药品价格。即使不能彻底消除目前这种效率低下、时间密集、不断试错的创新过程,人工智能也能为其带来显着改观。这正是许多人工智能专家所强调的价值。要知道,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

2017-11-20

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欣博盛:以品质为主导,才能经得起市场的不断考验

编者按:2017年10月27-29日,中国免疫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将近2000余位免疫学专家和代表齐聚天津,共同参与免疫学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与此同时,全国各大生命科学领域仪器及耗材厂商也在本次大会上亮相,纷纷展示本公司的最新技术和优秀产品。生物谷记者也出席并参加了本次学术大会,并且有幸在大会现场采访到了欣博盛的现场负责人,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采访,一起走进

2017-11-17

生物类似药的市场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2016年最畅销的10种药品,每一种的销售额都在50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生物制品。随着降低医疗费用的压力日趋增大,催生了对成本更低的生物制药的需要,从而对生物类似药也有了更大的需求,所谓的类似药就是与某种已经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类似的生物药品。第一个生物类似药是欧盟2006年4月批准上市的,但此后便裹足不前,原因就是生物类似药与其非常很复杂的参照产品(原研药)要有一样的疗效和安全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