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寄生蠕虫的“秘密武器”?J Extracell Vesicles:肠道蠕虫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或有望治疗人类炎性肠病

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为期四年的研究后发现,肠道蠕虫所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或能帮助治疗炎性肠病(IBD),炎性肠病是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健康的一种疾病。

2025-02-20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合作发表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道神经-ILC2的双向通讯抑制了抗蠕虫免疫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2025-02-02

Sci Immunol:蠕虫或能利用一种特殊的分子策略来躲避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蠕虫或能利用一种无处不在的代谢酶类来表观遗传学靶向作用2型巨噬细胞的激活并建立慢性感染。

2024-12-29

Science:肠道杀菌蛋白SPRR2A在肠道蠕虫感染时保护肠道屏障

SPRR2A是一种肠道抗菌蛋白,与以前发现的任何哺乳动物的AMP都不相关。SPRR2A通过塑造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限制革兰氏阳性菌的致病性感染来促进肠道先天免疫。SPRR2A功能的一个独特方面是它在肠道蠕虫感染期间的重要作用。尽管这种感染降低了一些肠道AMP的表达,但SPRR2A的表达被肠道蠕虫感染期间产生的2型细胞因子选择性地增加。SPRR2A保护肠道屏障

2021-11-11

宿主免疫和肠道细菌之间的合作对于抑制蠕虫引起的结肠炎至关重要

通过寄生虫感染抑制炎症的研究一直忽视了健康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肠道微生物群。蠕虫感染引起宿主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其结果之一是肠道代谢组(如短链脂肪酸(SCFAs))的改变。蠕虫诱发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代谢物)变化的功能影响知之甚少

2021-09-30

研究发现蠕虫免疫逃避新机制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创新团队揭示扁形动物蠕虫免疫逃避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据介绍,蠕虫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寄生虫,影响深远,全球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群感染过蠕虫。由于长期的共进化关系,蠕虫具有对宿主免疫的显着调节能力,这是寄生虫长期寄生和免疫逃避的重要基础,但迄今为止

2021-09-08

 eLife:这可能是蠕虫在“使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衰老相关的炎症与“老朋友”蠕虫的缺位息息相关,在现代医学发展起来之前,我们和寄生虫已经共存了几千年,经过双方长期的磨合,免疫系统已经对这位“老朋友”熟视无睹,但这种长期博弈形成的动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与年龄相关的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等疾病便随之而来。近日,《eLif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Gross ways to live long: Pa

2021-02-13

PLoS Pathog:寄生蠕虫感染可能有助于抵抗HIV感染

2019年9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Esther de Jong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的William Paxton及其同事们发现寄生蠕虫感染可以降低T细胞对对HIV-1感染的易感性。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chistosoma mansoni soluble egg antigen (SEA) and r

2019-09-16

一种古老的抗蠕虫药物氟苯达唑或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和扩散

2019年7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使用了将近40年,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蠕虫感染的药物或能用来抑制小鼠机体中黑色素瘤的生长和扩散,在欧洲这种药物是一种非处方药物,通常能用来抗蠕虫控制患者机体的寄生虫感染。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这种药物名为氟苯达唑(flubendazole),其

2019-07-14

J Neurosci:多巴胺或能调节蠕虫的性别差异

2019年5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题为“Sexually Dimorphic Regulation of Behavioral States by Dopamine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埼玉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多巴胺或能调节蠕虫的性别差异。图片

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