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微小隐孢子IId家族从西亚扩散

记者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牧医工程学院张龙现教授带领的课题组根据十多年的研究数据,结合微小隐孢子IId亚型家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特点,长期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对人兽共患重要病原-微小隐孢子开展研究,发现我国人和动物感染的微小隐孢子均为IId亚型家族,发现微小隐孢子IId亚型家族为克隆性群体遗传结构并从西亚扩散至世界其他地理区域。

2014-04-22

PRSB:构建寄生共感染网络 为开发协同抗感染疗法提供思路

近日来自爱丁堡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策略来帮助理解患者患多种感染的窘境,为揭示多种寄生感染人类机体的机制提供了一定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2014-03-15

Peer J:扁“入侵”或威胁法国蜗牛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前发表公报称,在法国北部城市卡昂发现了世界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新几内亚扁,这种扁嗜食蜗牛,作为美食的法国蜗牛可能面临威胁。

2014-03-13

PLOS Pathogens:突变体寄生中断疟疾的生命周期

诺丁汉大学的疟疾专家发现了一种可破坏磷酸酶蛋白的方法。因为磷酸酶蛋白是为疟疾寄生提供生命的罪魁祸首,这样一来,突变体无法完成疟疾生长的完整周期。此发现将帮助治疗疟疾药物的研发。 这个项目由诺丁汉大学生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中心的Rita Tewari博士与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莱斯特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国家医学研究所携手合作。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的《PLoS病原体》期刊上。

2012-11-18

PNAS:萤火为发光二极管设计提供灵感

科研人员复制了萤火发光器官的结构,从而增加称为发光二极管(LED)的小型高效灯具的光传播。Ki-Hun Jeong及其同事注意到了有效的光传播对于萤火的性交流具有关键作用,他们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萤火发光器官的结构。萤火的发光器官由一个反射层、一个发光层和一个透明外层组成。重要的是,与腹部的其他部分不同,发光器的外层结构成行有序排列,就像农田中的农作物。

2012-11-18

PLoS Pathog:首次揭示鼠弓形进入大脑并影响个体行为的分子机理

2012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12月6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首次揭示了,寄生-鼠弓形如何进入到人类大脑中来影响宿主的行为表达,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开展。 鼠弓形可以引发弓形体病,这种寄生比较常见,其可以感染全球30%至50%的人群,同样也可以感染动物,如家猫。

2012-12-10

Science:珊瑚给虾虎鱼发出信号,“来为我打扫”

据Danielle Dixson 和 Mark Hay披露,海藻的过度生长是珊瑚礁的一个主要问题,而珊瑚礁所受到的所有主要的压力——从过度捕捞至气候变化——都会促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海藻似乎是当其非常接近珊瑚时才会造成这种损害的,因此Dixson 和 Hay推测,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食草鱼类可能会通过吃那些生长在珊瑚礁上的海藻来保护珊瑚的。

2012-11-18

Science:布氏锥腺苷环化酶调节宿主固有免疫防御

6月14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腺苷环化酶在布氏锥感染宿主的免疫反应中的发挥重要作用。寄生布氏锥(Trypanosoma brucei)有一大家族跨膜受体样腺苷环化酶。激活这些酶需要催化结构域的二聚化。这常常发生于应激条件下。 利用显性抑制策略,研究者发现,降低腺苷环化酶活力50%可允许睡病生长,但降低了它控制宿主早期固有免疫防御的能力。

2012-11-18

PNAS:发现一种新的巨病毒Lentille生活于变形阿米巴体内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巨病毒(giant virus)生活于变形阿米巴体内,其中这种变形是在一名患有眼睛疾病的病人的隐形眼镜护理液中发现的。

2012-10-18

猪寄生可能有助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2012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患有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的慢性潜在破坏性疾病,同时,吞服猪寄生卵有助于疾病治疗,你会怎么做?科罗纳生物科学公司(Coronado Biosciences Inc)的团队打赌你会愿意吞服。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伯灵顿的Coronado公司,正在开发一类据认为是创新性的药物,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20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