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利用新的RNA成像技术开发的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2020年4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使用他们的先进成像技术--Mango(因为它明亮的颜色)--来开发冠状病毒测试工具。他们是对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最近宣布的帮助解决COVID-19的快速资助机会做出反应的一小部分加拿大研究人员之一。SFU的博士后研究员Lena Dolgosheina和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教授P
活体单细胞成像揭示生物钟发育过程
3月14日,PLOS Biology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斑马鱼生物钟的活体单细胞成像》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严军研究组、何杰研究组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李元海合作完成。该研究成功构建了可以活体实时观测斑马鱼单细胞节律的报告基因系统,并
Nat Cell Biol:开发出CRISPR-HOT工具对特定基因和细胞进行荧光标记
2020年3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遗传工具,用于标记人类类器官中的特定基因。他们使用这种称为CRISPR-HOT的遗传工具来研究肝细胞如何分裂和具有太多DNA的异常肝细胞如何出现。通过让癌基因TP53失去功能,他们发现异常肝细胞的非结构化分裂更为频繁,这可能有助于促进癌症
Science突破:开发新技术对免疫细胞微环境进行成像
2020年3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开发针对特定细胞表面蛋白的药物,了解它附近的其他蛋白是很有帮助的。许多疾病的病理可以通过阐明局部的生物分子网络或微环境来理解。为此,酶接近标记平台(enzymatic proximity labeling platform)被广泛应用于绘制亚细胞结构中更广泛的空间关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更精确
Nature:对大脑的微观成像揭示介导神经血管的偶联的机制
2020年3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适当的脑功能依赖于神经血管耦合:神经活动迅速增加局部血流以满足区域脑能量需求的瞬间变化。神经血管偶联是脑功能成像的基础;神经血管偶联受损与神经变性有关。然而科学家们对神经血管耦合潜在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传统观点认为,神经元或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血管舒张因子,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SMCs),诱导动脉扩张,
医学成像中使用的低剂量辐射会导致细胞培养突变
2020年3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普通的医学成像程序使用低剂量的辐射,据信是安全的。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人类细胞培养中,这些剂量会产生DNA断裂,使额外的DNA片段整合到染色体中。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的Roland Kanaar和Alex Zelensky及其同事在近日出版的《PLOS Genetics》上报告了这些新发现。科学家们早就知
科学家们首次对心脏中的RNA结构进行成像!
2020年2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特殊类型RNA分子的3-D图像,其对于干细胞重编程至关重要,被称之为基因组中的“暗物质”。图片来源: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者
Nature:科学家成功实现原始造血干祖细胞的活体动物成像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Live-animal imaging of native ha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活体动物中对原始的造血干祖细胞(native haematopoieti
Nature: 复合成像技术精确乳腺癌的分类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UZH开发的成像方法可以更详细地分类研究乳腺癌组织。与目前测试单个标记物的方法相比,该新型技术使用35种生物标记物来识别乳腺肿瘤及其周围区域中的不同细胞类型。从而提高了肿瘤分析和分类的准确性,并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断。
研究发现用于诊断肺纤维化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12月2日,国际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课题组和浙江大学李新课题组合作开展的利用小分子荧光探针进行肺纤维化诊断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开发出一种可用于无创、无放射性诊断肺纤维化的一氧化氮荧光探针PNO1,为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以及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方式。肺纤维化是由多种诱因引起的肺部炎症,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