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癌症发生过程中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这个名词想必不太陌生: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引申为一些微小的改变可能就会引起天翻地覆的后果。最近,美国Scripps R研究所Peter K. Vogt课题组在《PNAs》杂志发表的一篇最近研究解释了癌症发生过程中基因突变产生的"蝴蝶效应"。
Cell:EGFR在自噬发生过程中的激酶非依赖性作用
近日,国际生物学顶尖期刊cell 刊登了来自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Richard A. Anderson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研究发现非激活型EGFR能够通过与癌蛋白LAPTM4B相互作用参与自噬起始过程,而这一过程并不依赖于EGFR的激酶活性。这条信号通路可能对于控制肿瘤代谢,在代谢应激情况下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Carcinogenesis:花生中的花生凝集素可加剧癌症扩散
2014年1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利物浦大学科学家已经发现花生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可以刺激体内癌细胞的扩散和存活。科学家们发现,花生蛋白质称为花生凝集素(PNA)结合于一个特殊的糖链(这主要存在于癌前细胞和
学校储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对于过敏症学生急救
食物过敏症指某些人在吃了特定食物后引起身体某一器官甚至全身强烈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能致命。若不及时抢救,突如其来的食物过敏性休克,可夺去患者的生命。
赛诺菲与Selecta签署9亿美元过敏免疫疗法合作协议
2012年11月28电 /生物谷BIOON/ --美国生物制药公司Selecta Biosciences今天上午透露,已与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达成了一项战略性全球合作,发现和开发高度靶向性、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用于数种严重过敏适应症。
Nat Genetics:鉴别出引发皮肤增生过度的遗传突变
2012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A*STAR分子生物生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者指出,每次当我们发现促使皮肤病的新型遗传突变时,就无疑会帮助病人或者其家庭更清楚地揭穿疾病的发病本质。随着科学家和医生们的通力合作,我们开发出了针对罕见状况的许多新型疗法。 如今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促使皮肤层变厚的遗传突变,其主要表现为手掌和足底的皮肤严重加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J Org Chem:新研究有望开发廉价喷雾剂防毒葛、橡树和漆树过敏
2012年9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鉴于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对毒葛、橡树和漆树过敏,科学家们正在开发出一种廉价的喷雾剂方面取得进展,其中这种喷雾剂能够揭示导致皮疹的毒性油在皮肤、衣服、园艺工具和甚至家猫或家狗上的存在。利用这种喷雾剂将能够让人们及时洗掉这种毒性油或者避免接触它以防过敏症产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关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5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及超适应症使用的问题。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是门冬氨酸钾盐和镁盐的混合物,为电解质补充剂。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的病例报告共计718例。
PNAS:新发现有望抑制过敏症
深入认识感染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理解过敏症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在一项新研究中,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对免疫系统的研究揭示出一种参与身体对诸如花粉或宠物毛发之类的过敏原产生的免疫反应的细胞所发挥的作用。这种细胞被称作树突细胞,已知它起着协调身体对感染产生免疫反应的作用。它是通过让免疫系统激活抵抗感染的白细胞来发挥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