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人类肠道中的细菌群落开关

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可以从一种稳定的状态转变成为另外一种状态,关键的细菌群体往往不可能存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开启新型的诊断策略以及治疗操作手段或许对于改善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2014-08-29

:注射麻黄碱者易发生自杀行为

哥伦比亚大学的Brandon Marshall等人近日在《药物与酒精成瘾》(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杂志发表论文称,注射麻黄碱者或更易发生自杀行为。 在对超过1800名静脉药瘾者研究之后,Marshall等发现注射麻黄碱者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显着高于其他静脉药瘾者。

2012-11-18

Cell Rep:科学家发现促进癌症转移的线粒体开关

近日,来自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成功地在小鼠体内实现了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

2014-07-28

CMAJ:加拿大青少年自杀率呈男降女升趋势

近日,刊登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青少年的整体自杀率在过去近30年间呈下降趋势,但青少年女性的自杀率却不断上升。 根据这项研究调查,加拿大10~19岁人群自杀率在1980至2008年期间略有下降。

2012-11-18

科学家发现“大脑睡眠开关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大脑中一种“开关”,告诉人体什么时候应该睡觉。

2014-04-22

CMAJ:自杀的确会“传染”

一项针对加拿大青少年的最新研究支持学界“自杀传染”的假设,也就是说,青少年知道自杀事件后,不论是否了解自杀者,本人的自杀冲动也会增加。 这一成果发表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上。在研究了2.2万多名年龄介于12岁至17岁的青少年的数据后,来自渥太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们发现,12岁至13岁的少年在得悉自杀事件后,本人产生自杀想法或行动的风险增加了4倍多。

2013-07-04

自杀行为存在遗传关系

加拿大多伦多成瘾与精神健康中心的一项新的研究,为一种特殊基因与自杀行为有关找到了的证据,增加了我们对诸多自杀复杂原因的认识。这项研究将来有可能会帮助医生通过该基因预防自杀。过去研究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看作是与自杀行为有关的基因。BDNF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

2011-10-24

Mol Cell:胚胎干细胞可以感知DNA损伤发生“自杀”行为

图中显示,在胚胎干细胞中,激活的Bax蛋白(红色)可以定位在高尔基体中;蓝色的为细胞核 (Credit: Deshmukh Lab, UNC-Chapel Hill) 胚胎干细胞可以在机体中分化成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如果胚胎干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遭受损伤,它们为了胚胎的正常发育会很快“自我了断”,这项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

2012-11-18

Science:研究发现无需激素刺激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新分子开关

2012年12月13日Dana-Farbe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在没有雄性激素刺激下也能开启并使晚期前列腺癌扩散的分子开关,而前列腺癌的生长通常需要雄性激素刺激。他们说这项发现可能带来一个新的不再受激素阻断药物控制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

2012-12-20

Mol BioSyst:光触发癌细胞“死亡开关

2013年10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Cardiff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创建出一个多肽,能够开启肿瘤细胞的死亡途径。肽一直保持非活动状态,直到暴露于外部光脉冲环境下后会转换成一个细胞死亡信号。 健康细胞通过复杂的机制保护我们免患癌症。然而,调控癌细胞死亡关键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微妙平衡发生紊乱后,细胞生长就可能发生失控。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