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离子浓度变化可能导致脑部疾病产生

2013年8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拿大科学家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大脑的钠含量变化可能导致人脑最主要神经递质受体之一----海藻氨酸受体功能改变的原因之一。这种受体在大脑行使正常生理机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旦其异常活跃,将会导致一系列脑部功能紊乱,如癫痫和神经性疼痛等病症。

2013-08-26

默沙东与Vaxxas合作开发疫苗皮肤贴递送系统Nanopatch

2012年10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澳大利亚Vaxxas Pty公司今天宣布,将与默沙东(Merck & Co)合作开发一种皮肤贴(skin-patch)递送系统,用于疫苗的免疫接种。 默沙东将支付一笔未披露的预付款,同时将资助相关研究对Vaxxas的纳米贴(Nano-patch)进行评价。此外,默沙东已同意支付与疫苗技术开发相关的里程碑款项。

2012-10-09

Sci Transl Med:人神经干细胞研究为致命脑部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2012年10月11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以及Doernbecher儿童医院的医生证明,人神经干细胞HuCNS-SCs(StemCells公司的专利产品)能在患有严重髓鞘缺失症状的小鼠中生存并产生功能性髓鞘。髓鞘是神经膜细胞的质膜沿着轴索的轴心螺旋缠绕形成的多层脂双层结构。主要成分为髓磷脂,具有高度绝缘性。

2012-11-18

Current biology:弄清果蝇脑部构造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说,他们弄清了一种名为猩猩蝇的果蝇的脑部构造,掌握了果蝇脑神经干细胞分化发育形成神经回路的详细过程。 据日本时事社报道,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猩猩蝇大脑中心部位主要由106个神经干细胞发育分化形成。研究人员检测每个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发育状态,成功追踪了其中96个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发育路径。

2013-04-09

PLoS ONE:转录组断层技术可对脑部疾病的基因表达进行三维成像

2013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技术,可以对大脑结构中的基因表达样式进行三维成像,这种技术俗称为转录组断层技术,其结合了组织切片的微阵列技术,可以都对脑部基因表达的密度和位置进行精确图谱成像,相比当前的绘图成像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3-01-14

Jan Medical募集资金开发新型脑部扫描设备

2013年9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医疗器械制造商Jan Medical公司最近进行第二轮融资以进行一项关于脑成像扫描系统的研究以获得美国管理部门的批准。这项系统名为Nautilus NeuroWave,公司并未透露募集资金的具体数字,但评论人士估计应该在315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之间。公司CEO Paul Lovoi表示新产品将加强设备的诊断结果以及实时信息处理并降低相应的成本。

2013-09-04

脑部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帕金森症

2013年9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对87名帕金森症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脑部炎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帕金森症、抑郁等脑部疾病。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剔除了年龄、性别和患病时间等因素后发现炎症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一个重要诱因。

2013-09-03

PLOS ONE:能成功递送药物穿过血脑屏障的载体

最近,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已经在小鼠模型中证明,他们的最近开发的合成肽载体,对于脑肿瘤化疗药物和其他神经系统药物,是潜在的递送载体。

2014-06-08

低成本微球载药系统可输送抗癌药物至脑部

2013年9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宾州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今日利用一种由可降解多聚物组成的微球结构输送半衰期很短的抗癌药物至脑部。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载药系统,这种方法制备的载药材料成本十分低廉。抗癌药物BCNU以往是通过直接注射至脑部病灶部位来治疗癌症,然而其效果并不明显,因为BCNU在进入机体内数分钟就会被降解掉。而通过这种微球材料包载的药物半衰期则大大延长,保证了药物疗效。

2013-09-16

JNS:新手术法可摘除脑部深处肿瘤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手术方法,通过切开耳后的骨骼来摘除颅咽管瘤,成功地将10年后的复发率控制在15%以下。

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