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筹建心血管生物样本资源中心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生物样本资源中心和973计划心脑血管研究项目网络联合举办"如何科学构建生物样本资源库"研讨会。主要内容为探讨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统一的重大疾病临床信息数据库和大容量生物样本数据库相关问题。 生物样本库是一种集中储存各种人类生物样本如血液、组织等,用于疾病临床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应用系统。
JCEM:轮班工作诱发心血管病 皮质醇激素是祸首
已有研究揭示体内皮质醇激素长期处于高水平的话会引发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发表在《内分泌协会临床内分泌和代谢杂志》JCEM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我们年轻时经常性的轮班工作与体内皮质醇水平的升高以及体重指数(BMI)增加有着密切关系。 文中所说的轮班工作即主要是指在标准规定工作时间之外额外的工作,轮班工作会增加罹患肥胖症、高血压以及胰岛素抵抗症的风险率,并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
未来10年,你的心脑血管病风险是多少?
许多高血压患者人认为自己的血压只是轻度升高,自己的健康状况还比较良好,脑梗、心梗应该不会找上自己,因此对于未来可能的危险往往容易掉以轻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
吴以岭院士等为防治心脑血管病辟新径
近日,由以岭医药研究院为第一承担单位,吴以岭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研究”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联合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等9家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部分院士等有关专家学者共同论证了项目的实施方案。
Neural Regen Res:谁是诱发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病基因?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607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在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中风的危险。但不同人群、种族和生活环境的遗传多态性分布不同。
Nat Genet:心血管病、II型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代谢中间产物
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FIMM)的研究小组已发现十一个与代谢产物血液水平相关的新基因区域,其中包括影响既定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标志物的新位点和II型糖尿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在一项人类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与循环代谢产物水平相关的基因组中的31个区域,即参与多种人体化学反应的小分子。
JAD:高血糖促使β-淀粉样蛋白对大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增强
2013年10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根据美国杜兰大学研究人员新近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使得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β-淀粉样蛋白对大脑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增强,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上。 这项研究支持了高血糖和血管损伤是促使痴呆发展的“贡献因素”这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