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表“未来作物设计策略与挑战”观点综述文章
粮食供给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粮食安全已成为人类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也是一部粮食生产的发展史。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耕地肥力减弱。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全球环境变化对未来粮食安全提出新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发起了应对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设立
Cell Rep: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或能源源不断产生造血干细胞的新方法
2020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对稀缺、救命的血液干细胞扩增至关重要的特殊蛋白质。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多种新方法来在人体内和体外繁殖大量这类干细胞,目前这些干细胞是科学家们在多种医疗程序中使
研究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多样性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调控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与植物生产力,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线虫等)以多营养级微食物网形态共存,尤其在根-土界面(根际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健康和产量。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多样性影响作物产量的作用机制,可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
作物吸收微塑料通道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连祯、研究员骆永明等,在作物吸收微塑料通道与机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微塑料可通过新生侧根间隙进入可食作物》(Effective uptake of submicrometre plastics by crop plants via a crack-entry mode)为题,发表在《自然·可持续性》(
学者质疑“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源自蛇”
1月23日,有学者发文质疑“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源自蛇”的结论称,这好比一个人从武汉出发去北京,如果中间必须转一次车,有人竟然建议他到贵阳去转车。这不是好的选择。“蝙蝠是哺乳动物,果子狸和骆驼也是哺乳动物,人也同样是哺乳动物。也就是说,SARS和MERS病毒的传递是在哺乳动物之间进行的。但蛇不是哺乳动物。”科学媒体“知识分子”(微信号: The-Intellec
作物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遗传与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如辐射诱变、EMS诱变)产生全基因组的随机突变已经成为农作物育种的常规手段,但其中具有新型农艺性状突变体的筛选较为费时、费力。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则通过创制目标基因的突变文库,在施加一定选择压力下能够快速获得目的突变体。目前,植物基因的定向进化通常先通过易错PCR、DNA
根际微生物组响应作物生长和氮素输入方面取得进展
根际是指靠近植物根系、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的微区域,是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大量微生物定殖于此并与植物根系以及周边土壤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对植物养分获取、生长发育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根际微生物基因组被视作植物第二基因组。我国是世界上氮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过量的氮肥投入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在氮肥影响下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助于深入探究植物与
科技部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河南省科技厅: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落实科技部与河南省部省会商会议相关议定事项,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推荐和专家论证,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建设运行条件。现决定批准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运行(名单附后)。河南省人民政府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
园艺作物育种中的基因编辑技术进展
10月8日,Horticulture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中心郎曌博研究组题为Genome Editing for Horticultural Crop Improvement 的综述论文。 该文系统总结了不同的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系统的优缺点,基因编辑技术在园艺作物上的研究现状,以及基因编辑在园艺作物育
新研究:成年肥胖可能源自幼年基因变异
英国和芬兰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成年人肥胖风险相关的众多基因变异可能在幼年阶段就开始显现迹象,这一新发现或许有助找到更好的预防肥胖方式。婴儿出生后,身体质量指数往往会快速上升,直到9个月大,相关数值才开始下降,这一状态会维持到5至6岁左右。此前研究显示这段时期的身体质量指数变化较大,对日后是否会出现肥胖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过了这个时期,幼儿的身体质量指数会稳步回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