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ucleic Acids Research:同济大学王晨飞团队开发空间转录组分析算法——STRIDE

近些年,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单细胞分辨率研究复杂生物系统中细胞的异质性,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历组织消化等操作,导致细胞在组织中原始位置信息的丢失。新兴的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则在定量基因表达水平的同时,保留了细胞的空间信息,研究人员得以在空间背景下研究细胞不同的功能状态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空间转录组或是检

2022-03-12

Molecular Cancer : LSD1缺失降低胃癌细胞泌体PD-L1并恢复T细胞应答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胃癌的增殖和转移有关。已有报道LSD1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PD-L1)在黑色素瘤和乳腺癌中抑制肿瘤免疫。LSD1在GC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2-03-25

Theranostics :铁死亡压力可促进巨噬细胞对抗内菌

  细胞内细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的存活是造成慢性或复发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胞内菌引起的持续感染是康复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胞内菌可以逃逸免疫清除和药物杀伤,导致宿主防御或抗生素治疗的失败,这给传统抗菌药物对胞内菌的清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制剂对抗胞内菌。铁被认为是细菌在宿主细胞中生存的关键

2022-03-02

Nature Methods:科学家利用空间分辨的同位素示踪揭示组织代谢活动

  同位素示踪有助于确定器官的代谢活动,但研究不同器官内代谢异质性的方法尚不成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空间分辨的同位素示踪揭示组织代谢活性,相关论文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题为:Spatially resolved isotope tracing reveals tissue metabolic ac

2022-03-04

J Extracell Vesicl: 肠道病毒破坏菌群囊泡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

2022-02-09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马光辉/魏炜团队等开发工程化细胞囊泡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通过交叉科学研究,提出并发展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是提高重大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胶质瘤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恶性的肿瘤,也被称为“癌中之王”。临床上治疗GBM以外科手术为主,同时辅助放化疗,但是效果非常有限;以手术和替莫唑胺联合治疗为例,5年生存率小于5%。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的GB

2022-03-18

全球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Nirsevimab可显著保护婴儿预防呼吸道合病毒感染

Nirsevimab 是首款只需注射一剂就能为所有婴儿在整个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中提供持续保护的在研预防用单克隆抗体。

2022-03-03

泌体作为癌症液体活检的新前沿

液体活检的特点是通过血液、唾液和尿液等生物液体进行微创检测,已成为癌症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一种革命性策略。外泌体是胞外囊泡(ev)的一个子集,它在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之间穿梭分子货物,并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2-28

Nat Cardiovasc Res:除了能凝血 科学家揭示了血小板在机体健康中所扮演的多种关键角色!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除了凝血功能外血小板在机体健康中发挥的其它广泛作用。

2022-03-14

肿瘤细胞囊泡作为天然产物在癌症治疗中的信使作用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两层囊泡。它们在细胞间成分交换、信号转导和病理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肿瘤源性ev (tumor-derived ev, TDEVs)被发现与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发展有关。TDEVs可设计为一种具有高靶向性和高渗透性的天然药物载体。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