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2019年1月23日/生物谷BIOON/---尽管人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运输途径形成,其中这种途径涉及多泡晚期内吞区室---也
UBL3影响蛋白质向小型胞外囊泡转化
外泌体是一种小型胞外囊泡(sEVs),来自于多泡体(MVBs),通过运输蛋白质、mRNA和miRNA介导细胞间的通信。然而,哪类蛋白质被归为sEVs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在这里,作者报道了泛素样3(UBL3)膜锚定的Ub折叠蛋白MUB作为翻译后修饰因子PTM调节蛋白向胞外囊泡转化。作者发现UBL3的修饰对于将UBL3归类到MVBs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作者还发现从UBL3缺失型小鼠样本
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新型调控机制
细胞内囊泡运输对于维持细胞以及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必不可少,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发现囊泡转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在真核细胞内,大约三分之一的蛋白质在内质网(ER)中折叠和修饰,然后被运送到高尔基体(Golgi)。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ER-to-Golgi)过程是对蛋白质进行质量控制和分选的重要阶段,对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ER-to-Golgi运输由COPII
Cell Rep:癌细胞通过微小囊泡选择性地输出多种类型的长链RNA
2018年11月3日/生物谷BIOON/---众所周知,包括癌细胞在内的许多细胞以微小囊泡的形式分泌不同的蛋白和短链RNA,比如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这些微小囊泡随后进入其他的细胞中,并在它们的内部移动。这可能是细胞间通信的一种形式。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范德堡大学的James G. Patton博士及其同事们研究
Molecular Therapy:脂质体纳米颗粒增强基因疗法治疗囊泡性纤维化的疗效
2018年6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数年前研究人员就开始采用基因治疗纠正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来治疗囊性纤维化,但是基因疗法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潜力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关注。图片来源:Jerry Nick, M.D./ Wikipedia通过纳米颗粒输送mRNA是一种将遗
Science子刊:胞外囊泡中的PL-L1或可有助胶质母细胞瘤逃避免疫疗法
2018年3月18日/生物谷BIOON/---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通常也是致命性的脑癌类型。它对治疗产生抵抗性的部分原因是它能够快速地对常规治疗和靶向治疗产生抵抗性。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由胶质母细胞瘤释放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中的物质可能协助这种肿瘤让免疫检查点失去功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3月7日的Science
Nat Biomed Engine:利用纳米囊泡装饰干细胞有望改善心脏修复的靶向性疗法
2018年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心脏干细胞疗法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是一种极具前途的治疗手段,其能够指导细胞进入到损伤部位并让其停留,但如今在治疗心脏病方面科学家们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进行了一项初步研究,他们发现,利用血小板纳米囊泡来装饰心脏干细
PLoS Biology:细胞囊泡运输及离子稳态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2017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晁代印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A new vesicle trafficking regulator CTL1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on homeostasis为题,在线发表在PLoS Biology上。该研究揭示了拟南芥胆碱转运蛋白CTL1通过调控囊泡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离子平衡的新机制,这也
囊泡“炮弹”精准点杀肿瘤干细胞
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后,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手段在武汉光谷生物城诞生。凭借自主研发的"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昨日登陆"新三板",成为资本宠儿。这种技术可将患者肿瘤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将细胞外膜泡重新改造为智能纳米级治疗药物
在过去十年中,细胞外囊泡(EV)已经作为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症、心肌梗死和炎性疾病)的关键无细胞策略出现。事实上,该领域正快速从有希望的体外结果转向体内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利用了EV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