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胃肠道细菌变化可阻止中风发生

2012年12月0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人肠道菌群变化与表现出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相关联。这些研究发现于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人体含有的细菌细胞数量是人细胞的10倍多,其中大多数细菌细胞是在人肠道中发现的。

2012-12-10

J Physiol:开发出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神经递质靶向疗法

2012年1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宾旦法尼亚州立小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选择性地靶向神经递质可以控制胰腺功能,最终或可成为胃肠道疾病的新型疗法, 如糖尿病、消化不良以及胃食管反流等疾病。 胰腺存在两个功能部分,一个是释放消化酶类,一个是释放激素类,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012-12-06

PLoS Pathog:开发出治疗结肠炎的蠕虫疗法

2012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11月15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将蠕虫虫卵植入患有慢性腹泻的猴子体内可有效治愈猴子的肠炎,猴子肠炎的状况类似于目前影响140万美国人的炎性肠病。

2012-11-19

Nature: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菌群失调及结肠炎机制

6月13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人体菌群改变并诱发免疫性结肠炎研究的重要进展。由于某些新的对人类健康不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西方人群的复合微生物组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研究发现,高饱和脂肪膳食(而非多不饱和脂肪),可改变微生物聚集的条件,并促进原本低丰度的亚硫酸盐还原菌,沃氏嗜胆菌的增殖。

2012-11-18

Scientific Reports :一种蛀牙菌可显著增加溃疡性大肠炎风险

新一期英国《科学报道》(Scientific Reports )杂志网络版发表了日本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他们调查发现,感染一种可导致蛀牙的变形链球菌后,患上溃疡性大肠炎的风险将是正常情况的4倍以上。 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大肠炎症性疾病,会反复出现腹泻及便血。溃疡性大肠炎被认为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是一直不清楚具体机制。

2012-11-18

欧盟批准雅培阿达木单抗(HUMIRA)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雅培HUMIRA(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在欧洲获批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治疗;同时也标志着阿达木单抗自2003年获批以来在欧盟的第7个适应症。*阿达木单抗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成人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自我注射(Self-injectable)的生物治疗药物。

2012-04-11

:发现一种诱导胃肠道祖细胞制造胰岛素的新方法

皮下胰岛素注射。当前I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给自己注射胰岛素来控制他们体内的血糖水平。这项新研究提示着病人胃肠道的一些祖细胞可能能够在接受诱导后产生胰岛素。图片来自Dmitry Lobanov / Fotolia。 2012年3月11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遗传学》期刊上发表一篇研究论文。

2012-03-12

Trends Pharmacol Sci:美发现治疗炎症性肠炎的新药——孕烷X受体

2012年5月18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Frank Gonzalez 等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Pregnane X receptor as a target for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orders的科研论文,研究表明孕烷X受体很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炎的新药...

2012-11-18

IJBET:科学家开发出用于诊断胃肠癌的新型诊断胶囊

重庆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胶囊,其可以携带特殊的化学分析物质进入胃部,从而对潜血(隐血)进行鉴定。

2013-12-10

PLoS ONE:胃肠道不同区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组成

胃肠道微生物与哺乳动物健康息息相关,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着哺乳动物的新陈代谢、免疫稳态等生理反应。

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