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人员发现新种双歧杆菌
2月8日,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教授牛田一成率领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从生活在非洲中部加蓬的野生大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新种的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生活在动物肠道内,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由此得名。它拥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还能遏制有害细菌的增殖,调整肠内环境,保护肠黏膜。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肠内双歧杆菌的种类和数目都更多。
盖茨基金会支持研究的抗肺结核疫苗中期研究数据将公布
2013年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由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和非盈利组织全球肺结核疫苗基金会支持的肺结核疫苗MVA85A中期研究结果将很快公布,这种新疫苗如果能研制成功,可能对世界预防肺结核产生巨大影响。据统计,每年有140万人死于肺结核。
The Lancet:寻找新型抗结核药物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一项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的研究,已经找到全新型治疗结核病(TB)联合用药方案,其二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此联合用药方案可在两周内杀死患者体内超过99%的结核杆菌,比现有治疗更为有效,开辟了寻找新型联合用药的新途径。此临床试验结果及更多的证据表明,对某些患结核病患者,新疗法有可能缩短一年多治疗时间。
PNAS:预防潜伏结核病的重新激活
一项刊登在PNAS上的研究报告说,有针对性地把结合分枝杆菌放在低氧环境中可以防止潜伏结核病的重新激活并缩短对活动性感染的治疗。JoAnne L. Flynn及其同事研究了甲硝唑(MTZ)的有效性,这是一种在常见于人类结核感染的小的节结或者说肉芽肿的低氧微环境中作用于非复制期细菌的药物。 常用于治疗潜伏结核病的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IF),它们在从这类环境中清除有机体的效率低。
我国抗结核药的市场现状
日前,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数家全球知名的制药巨头,美国雅培、德国拜耳、英国葛兰素史克以及法国赛诺菲宣布同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将携手研发抗结核病的新药(TB)。紧接着英国媒体最新报道称,英国阿斯利康宣布已同Cellworks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针对抗药性肺结核疾病研发新药。
Science:揭示发冷光杆菌如何与线虫狼狈为奸
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细菌如何通过控制DNA开关来完成从肠道微生物共生菌群中转变成为昆虫血液体中的致死者。研究者Ciche表示,动物的肠道和人类的一样,里面聚集着很多微生物菌群。宿主机体中的细菌或者其它微生物有很多不同的种类,研究者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微生物如何联手建立其生存环境,以及如何发挥其功能并且如何进行繁殖。
Nature:揭示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新靶点
刊登在7月15的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La Jolla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可以抵御大肠杆菌和其它细菌的感染,这在以前都没有报道。研究者Mitchell表示,这种特定分子名为HVEM,肺部和肠道表面的细胞可以表达,这种分子对于机体抵御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三重组合口服药Omeclamox-Pak在美上市
7月10日,美国制药公司Pernix Therapeutics宣布,Omeclamox-Pak已在美国境内药店上架,该药用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及十二指肠溃疡,以根治成人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Cell:首次证实麻风杆菌将神经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样细胞
麻风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已折磨人类上百年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揭示它的所有秘密。在小鼠体内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提示着这种能够让人毁容的致病菌利用一种生物诡计来施加伤害:它将某些神经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样细胞,并利用它们侵入身体的肌肉和中枢系统之中。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细菌以这种方式对细胞进行重编程。
Science:ISG15缺陷增加人体分枝杆菌感染风险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是一种干扰素(IFN)-α/β-可诱导的,细胞内泛素样蛋白。以往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的各种蛋白质的ISG15化(ISGylation)促进抗病毒免疫。 本研究发现,某些具有ISG15遗传性缺陷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不伴有病毒感染的患者。缺乏细胞内ISG15,没有蛋白的ISGy化修饰与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无关。这与这些患者没有罹患病毒性疾病是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