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人NLRP3十聚体与其抑制剂CRID3结合在一起时的三维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和雷根斯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阐明了一种称为NLRP3的中枢细胞炎症开关的结构。他们的研究显示了NLRP3抑制剂可以与这种大型蛋白的哪个位点结合。这为开发针对痛风、2型糖尿病等炎症性疾病甚至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物开辟了道路。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研究揭示“胶原GFOGER-整合素αβ结构域结合及RhoA/ROCK1信号传导
“视网膜前新生血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一大类临床常见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致盲率高。与其他视网膜脉络膜内新生血管的不同在于其生长于视网膜玻璃体的交界面,玻璃体胶原基质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微环境,探索此胶原促新生血管的内在机制是发掘其特定靶向治疗的重要研究基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马进教授团队在前期对“玻璃体胶原促新生血管及Opticin调控靶点”研究基础上
Nature子刊:瘤内注射明矾结合的细胞因子可引发强效的更安全的全身抗癌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如今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将一种叫做IL-12的刺激性分子直接递送到肿瘤中,从而避免了在整个身体内给送免疫刺激性药物时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Science:揭示小分子抑制剂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转运蛋白超家族MsbA蛋白变构机制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ATP Binding Cassette,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生物膜运输的蛋白。ABC转运蛋白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菌胞内有毒化合物排出,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ABC转运蛋白是潜在的小分子药物靶标,但是小分子药物调控ABC转运蛋白的机制仍然不清楚。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题为“distinc
JAFC:新的蜡样芽孢杆菌菌株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改善作用取得进展
近日,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中教授课题组在食品领域Top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1,69,14810-14823)(IF:5.279,1区)发表题为“Probiotic Bacillus cereus Alleviates Dextran
Gut: 鸡乳杆菌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产生抗癌代谢产物,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大多数乳酸菌被归类为乳酸菌(LAB)。LAB通常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如腐烂的植物和奶制品中,它们被广泛接受为人类的益生菌。
《细胞》子刊:科学家发现,益生肠菌罗伊氏乳杆菌能够抑制结直肠癌进展,口服或有效
近日,一篇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文章提出,我们肠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以及罗伊氏菌素(Reuterin),还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CRC)的发展。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Yatrik M. Shah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罗伊氏乳杆菌以及罗伊氏菌素能够通过消耗谷胱甘肽,来诱导CRC细胞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谷氨酸棒杆菌以淀粉为原料一步发酵生产L-赖氨酸取得进展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徐建中课题组在代谢改造谷氨酸棒杆菌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一步发酵生产L-赖氨酸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Rational reformation of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for producing L-lysine by one step fermentation from raw corn starc
Nat Commun:全基因组测序揭示结核分枝杆菌的抗生素“预抗性”特征!
2021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的最新进展让研究人员成功绘制出了结核分枝杆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组特征的完整目录;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Genomic signatures of pre-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