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发现口吃儿童大脑语言区灰质少 为治疗新线索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口吃儿童大脑负责语言表达的关键区域内,其神经元集中的灰质比正常儿童少,这为未来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线索。 研究人员表示,此前有研究发现成年口吃者的脑部结构和正常人不同,但由于口吃的形成大多在两到五岁之间,因此无法确定这种不同是长时间口吃造成的,还是在儿童时期就已形成。
J Clin Invest: 痉挛基因的发现提供了导致神经细胞变性的线索
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由剑桥大学Evan Reid博士和迈阿密大学Stephan Zuchner博士所领导,报道了基因reticulon2突变导致一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9上。HSP以腿进展性强直和挛缩为特点,由轴突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变性所造成。
PLoS ONE:抗澳大利亚亨德拉病毒的新线索
一项关于非洲蝙蝠的新研究为揭开澳大利亚致命性亨德拉病毒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关注于一个孤立的淡黄色水果蝙蝠群体,它位于中非西海岸之外的岛屿上。通过捕捉蝙蝠和收集血液样本,科学家发现这些动物中具有能中和澳大利亚和亚洲2种致病性病毒的抗体。 文章发表在1月12日的PLoS ONE期刊上,该研究由剑桥大学兽医系,伦敦动物学会和CSIRO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的共同合作完成。
Science:休眠状态的疟原虫提供新药线索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显示,它们有希望在疟原虫进入血流之前还在肝脏中孵化的时候将其杀灭。 人们急需这样的药物来治疗间日疟原虫 ,这是在非洲以外地区的主要的疟原虫种类。间日疟原虫与致命的恶性虐原虫不同,因为它会在肝脏中进入一种“休眠期”,这时该疟原虫被称作是一种休眠子。休眠子可在感染的蚊子叮咬了其宿主之后数月甚或数年时重新出现在血液之中。
PNAS:科学家发现有效抵御H7N9的遗传线索
来自墨尔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物,其可以准确预测个体是否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Med:一生免于糖尿病和癌症的新线索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Fasting Cycles Retard Growth of Tumors and Sensitize a Range of Cancer Cell Types to Chemotherapy,”,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生免于糖尿病和癌症的新线索。
Microbiology:新分子CTLP为治疗牙周病提供了新线索
密螺旋体属的口腔细菌通常聚集起来,和其它口腔细菌混合起来产生破坏性的牙菌斑,由细菌、唾液和食物残渣组成的牙菌斑成为牙龈出血和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如果严重,后期会发展成严重的牙周炎,甚至牙齿掉落,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中各种细菌的相互作用。
Sci Transl Med:大脑的复杂性提供了有关意识的线索
意识是难以捉摸的,但我们知道它就是那个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时会消失而当我们醒来时会重新出现的东西。医生们常常会通过人们是否有能力对外部指令——如“睁开你的眼睛”,或“捏我的手”——进行处理并做出回应来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意识。
PNAS:阿米巴原虫为光合作用进化提供关键线索
植物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就是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不同。当没有光可用时,能量从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分解中而来,就象动物和细菌细胞一样。两种细胞器负责这两个过程,即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线粒体负责糖分解。一项新研究已打开了一扇通往叶绿体进化早期阶段的窗口。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2月27日到3月2日的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