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靶向心肌线粒体的PET/荧光双模态小分子成像探针取得进展
临床上常用X线、CT、磁共振、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手段。其中,核素显像可从心肌代谢方面评估心血管症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存在半衰期短、成本高等缺陷,导致核素显像应用受限,临床上迫切需求新型PET心脏功能显像剂的出现。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发现吲哚乙烯喹啉盐F16类化合物是一
肝细胞源性外体miR-27A通过抑制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激活MAFLD中的肝星状细胞
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外泌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肝细胞(HCs)和肝星状细胞(HSCs)之间的串扰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Current Biology:全寄生植物盾片蛇菰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复制机制与转录模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寄生植物通过吸器从寄主植物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性,该习性在被子植物中独立起源了十二次,产生了4500多种寄生植物。寄生植物通常表现出营养器官退化、叶绿素部分或全部丢失、基因组特化等特征。研究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寄生习性的进化机制。植物细胞内有三大基因组,即核基因组、质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目前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主要聚焦于
METTL8介导的线粒体tRNA M3C修饰平衡线粒体翻译
线粒体包含一种特殊的翻译机制,用于合成线粒体编码的呼吸链成分。线粒体tRNAs(mt-tRNAs)也是由线粒体DNA产生的,类似于它们的细胞质对应物,是转录后修饰的。
研究人员揭示肾小管损伤的线粒体稳态失衡新分子机制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急性肾功能紊乱,以血浆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加,同时尿输出量明显降低为特点。AKI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荟萃分析表明全球成人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颇高,面对严峻的AKI流行病学现状,尚没有可明显改善AKI,或增强肾脏修复功能以缓解AKI进展至慢性肾病(Chro
上海药物所合作揭示肾小管损伤的线粒体稳态失衡新分子机制
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由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供能,易受缺氧、缺血等病理性条件影响。目前已发现在多种因素导致的AKI中,肾小管内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发生显着病理性变化。线粒体生物合成以及损伤后的线粒体自噬流是肾小管损伤修复的关键环节,但学界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线粒体自噬和稳态失衡调控模式认知匮乏,极大限制了肾小管损伤的修复策略与保护措施。近日,上海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Met磷酸化Fis1促进线粒体分裂和肝细胞癌转移
MET酪氨酸激酶是一种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在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是高度动态的,处于分裂和融合状态,以维持一个功能正常的线粒体网络。线粒体动力学失调与许多癌症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Cancer Letters: 琥珀酸受体1抑制谷氨酰胺依赖的癌细胞线粒体呼吸
癌细胞通过代谢改变来满足其高增殖率的生物能量需求。琥珀酸是三羧酸(TCA)循环的中心代谢物,但也被证明是一种肿瘤代谢物,并特异激活琥珀酸受体1 (SUCNR1),这种受体在几种类型的癌症中都有表达。
Nature Immunology: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的机制
错误的免疫反应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过量产生是致病的关键因素。美国梅奥诊所医学与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线粒体天冬氨酸能够调节TNF的生物合成和自身免疫组织炎症。该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Mitochondrial aspartate r
Nature子刊:癌细胞可以偷取免疫细胞的线粒体,提高癌细胞的侵袭性
癌症,一直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自从2018年癌症的免疫疗法获得诺贝尔奖以来,有关人体自身免疫对抗癌症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但是收效并没有达到预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进而限制了免疫疗法的应用和发展。因此,研究并阐明癌细胞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是寻找下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关键一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