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的新功能
近日,来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邵倩倩等人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通过调节树突细胞,影响了Th1/Th2的平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5月17日发表在Blood上。 Th1、Th2细胞是Th前体细胞 (pTh )在特定抗原刺激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功能性极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Th2极化是免疫应答调节中的关键环节。
勃林格殷格翰的下一代蛋白酶抑制剂II期试验数据发布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 GMBH)开发的下一代蛋白酶抑制剂BI 201335得到了更多II期试验数据的支持,其用于难治性丙肝患者不但效果显着,而且还有望缩短治疗时间,因而备受关注。 在11月4~8日于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上,研究者详细介绍了SILEN-C1和SILEN-C3试验令人兴奋的结果。
Cell Metab:胰岛细胞酶蛋白Bace2成糖尿病治疗新药靶
近来,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一个研究表明:酶蛋白Bace2调控β细胞的生长,基于抑制Bace2开发出来的化合物能显著刺激β细胞的生长。 该研究团队早期已经发现位于细胞膜表面名叫TMEM27的蛋白质能够增加小鼠体内胰岛聚集。如果敲除掉Tmen27后,该蛋白质完全的失活。如果我们在不敲除Tmen27的情况下,同时增加Tmen27蛋白水平,结果有利于促进β细胞的生长。
JBC:胡红雨等提出辅伴侣蛋白调节HSP70的ATP酶活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在线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The C-terminal Helice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Are Essential for J-domain Binding and ATPase Activation”。
Cell:抑制线粒体可增强抗端粒酶疗法的疗效
2月17日,Cell杂志发表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等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抗端粒酶疗法能够诱发肿瘤细胞的端粒通过同源重组维持其长度,线粒体也会产生适应机制。 端粒酶是癌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关键酶,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关系密切。
PLoS One:蛋白酶抑制剂与化疗药联合治疗癌症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细胞中水平(表达)升高的一个分子,这一分子似乎能保护肿瘤细胞免于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细胞自杀”。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副教授、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和医学研究者Andrei Gartel说:“这项于2月29日在线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了如果联合使用两种常规的抗癌战略的话会产生“巨大协同效应。
JCI:提高能量感应酶AMPK活性改善线粒体功能
2013年10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据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研究人员证实,当前认为细胞葡萄糖水平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可能是不正确的。 新的研究发现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对糖尿病相关疾病如何发展的理解,可能帮助更好的治疗疾病。
Nat Commun:线粒体蛋白的新家族成员Armcx基因簇
2012年5月8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个6基因的新家族,该新家族的功能是调节神经元中线粒体的运动与位置。许多神经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和各种夏科-马里-图思病(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都是由于控制线粒体转运的基因改变而引起的,其中线粒体转运是一个给细胞功能提供必需能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