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S-OPA1介导线粒体内膜融合的关键分子机制
4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飞课题组在eLife上发表题为Cryo-EM structures of S-OPA1 reveal its interactions with membrane and changes upon nucleotide binding 的研究成果。该项工作研究了人源线粒体内膜融合蛋白S-OPA1(
SARS-CoV-2来自实验室的说法毫无依据!
2020年3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病毒学家说,这种SARS-CoV-2似乎来自野生动物,而且在SARS-CoV-2基因组中没有基因操纵的迹象。自从COVID-19的早期流行以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起源的理论一直在流传。一个突出的谣言是,它首先从实验室逃脱,然后传播给公众。这一理论也演变成病毒被基因改造成生物武器的说法。但是
Nature突破:研究揭示线粒体压力信号通路
2020年3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线粒体保真度与整体细胞内环境平衡密切相关,衰老和各种病理过程中线粒体会受到损害。线粒体功能障碍需要被传递到细胞质中,随后哺乳动物的细胞质中会发生一个由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促发的综合的压力反应。eIF2α磷酸化是由四个eIF2α激酶--GCN2、HRI、PERK和PKR介导,这个过程由不
Nature:液-液相分离直接控制自噬机制
2020年2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大学、金泽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聚集着Atg蛋白的液体状凝聚物(liquid-like condensate,即液滴,liquid droplet)是负
线粒体或能与细胞核沟通来诱发细胞衰老
2020年3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线粒体或能通过与细胞核交流来诱发细胞的衰老,同时研究者还鉴别出了一种FDA批准的药物,其或能抑制小鼠机体和细胞的衰老和损伤效应,相
Nature:Toll样受体和特殊自噬蛋白之间的串扰或能调节锻炼期间骨骼肌中AMPK的激活
2020年2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TLR9 and beclin 1 crosstalk regulates muscle AMPK activation in exerci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锻炼期间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
揭示细胞自噬体膜产生新机制
2020年2月8日讯/生物谷BIOON/---我们的细胞不断进行春季大扫除:细胞自己的回收系统,即所谓的自噬,将细胞废物填满垃圾袋,将它们运送到回收站(即溶酶体),使得分解的物质再次可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学研究所和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够在模式生物酵母中证实称为自噬体(autophagosome)的垃圾袋的膜是在垃圾周围的地
多篇文章聚焦线粒体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线粒体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Nat Genet:揭秘线粒体基因组奥秘 或有望帮助开发多种癌症新型疗法doi:10.1038/s41588-019-0557-x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
线粒体膜融合研究方面获进展
2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课题组、胡俊杰课题组和美国科学院院士JodiNunnari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analysis of a trimeric assembly of the mitochondrial dynamin-like GTPase Mgm1”。该研究解析
Nature:利用肺肿瘤线粒体活性预测肿瘤对药物的反应
2020年2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和David Geffe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方法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这种方法可以追踪肺肿瘤中的线粒体活动。其活动水平可能预测哪些肺癌患者对以线粒体功能为靶点的I型复合物抑制剂有良好反应,以及哪些患者可能对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抵抗性。在这项研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