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细胞促凋亡蛋白BAK的全新激活位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戴海明团队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取得进展,揭示了细胞促凋亡蛋白BAK全新的激活位点,BMF和HRK能够直接结合在BAK蛋白α4、α6和α7螺旋形成的沟槽上,这是一个之前没发现的新激活位点。该项研究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凋亡的激活机制,而且为进一步以BAK为靶点研发诱导细胞凋亡的靶向药物提供了新的可能。由BCL2家
Nat Commun:溶瘤病毒表达的I型干扰素会促进CAR-T细胞凋亡
2020年7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经基因改造后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在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然而,在实体瘤的恶劣微环境中,多种免疫抑制机制限制了它们的渗透,并导致它们出现功能障碍。CAR-T细胞无法充分迁移到肿瘤中反映了一个不利的缺乏CXCL9、CXCL10和CXCL11的趋化因子梯度,其中CXCL9、CXCL10和
线粒体泛醇氧化是肿瘤生长所必需的!
2020年7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大量的研究表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对肿瘤生长是必要的,抑制这个过程并与靶向治疗结合的研究已经表现出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人脑和肺肿瘤通过线粒体显示明显的葡萄糖氧化状态。然而,尚不清楚的是,为什么功能ETC对肿瘤在体内生长是必要的。ETC功能与ATP的生
开发高效的线粒体DNA碱基编辑器!
2020年7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突破性研究(A bacterial cytidine deaminase toxin enables CRISPR-free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中,研究人员将利剑打成犁,将一种细菌毒素转化为一种基因组编辑工具,这是第一次可以对细胞的"发电厂"
J Gastroenterol Hepatol:新研究开发靶向肝脏线粒体的技术
康涅狄格大学研究员最近在《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概述了成功地将线粒体传递到肝细胞的实验。这项突破性的实验标志着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将线粒体引入活体动物的特定细胞中。
细胞凋亡+检查点抑制!亚盛医药与默沙东合作开发MDM2-p53抑制剂APG-115/Keytruda治疗实体瘤!
APG-115以高亲和力结合MDM2,阻断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恢复p53的抑癌功能。
延长寿命,科学家在线粒体里找到了关键分子
日前,来自南加州大学(USC)的一支科研团队在Aging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叫做humanin的线粒体多肽分子在调控寿命上的作用。“长久以来 ,人们就知道humanin可以预防许多衰老相关的疾病。但这是我们首次知道,它还可以延长寿命。”本研究的负责人Pinchas Cohen教授说道。虽然名字里带有“人类”(human),humanin却不止在人类线粒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替代速率异质性研究取得进展
遗传多样性演化是进化基因组核心问题之一。被子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在大小、结构、基因及内含子数量等方面均具有多样性,这一特征使得线粒体基因组成为研究基因组复杂性的理想系统。通常认为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度较叶绿体基因组、核基因组低,且同一基因组内基因之间的进化速率较为一致。但前期通过对部分类群如匍匐筋骨草(Ajuga reptans)线粒体基因组的研
线粒体自噬过程探针和干预自噬过程策略研究获进展
作为细胞应激响应的保护机制,自噬在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降解细胞内物质可为肿瘤细胞快速增殖提供营养,自噬的活化还会促进肿瘤的转移。以自噬为靶点设计化学干预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不仅可克服常规癌症治疗时肿瘤细胞产生的抗药性和抗凋亡性,还可招募免疫因子,进一步增强肿瘤治疗效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德清课题组、活体分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