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郑晓廷等早期鸟类繁殖行为研究获进展

3月1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以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Fritz Huchzermeyer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in Early Cretaceo

2013-03-18

我国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技术获得成功

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了解到,通过全人工繁殖技术繁育出的中华鲟受精卵近日陆续孵出中华鲟仔鱼,这标志着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历经30年的研究获得成功。

2012-11-19

Nat Methods:研究发现植物的自我修复及繁殖现象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技术,通过活体植物组织内的荧光可测量与定位基因和细胞的活动。相关论文4月1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Methods》上。 这项用荧光自动测量和定位活体植物组织细胞活动的新技术,有助于改善合成生物学的核心计算机模型,努力设计出生命系统。 某些植物具有高度复杂的遗传及细胞网络,这些网络构成了巨大的相互作用网络。

2012-04-09

Nat Commun:北极海冰减少或影响驯鹿繁殖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报告说,北极海冰减少有可能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而这又会直接影响草食性动物种群是否能够成功繁殖。 过去曾有人提出,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而发生的海冰减少会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Jeffrey Kerby和Eric Post使用了为期11年的一个时间段中有关西格陵兰的气温和海冰多少的数据。

2013-10-20

一种橙花羊蹄甲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4月21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禹玉华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橙花羊蹄甲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210448990.6)。

2014-04-22

Ornam.l Plants:中科院研究珍珠矮离体快速繁殖获进展

珍珠矮(Cymbidium nanutum Y.S.Wu et S.C.Chen)是中国特有的地生兰,仅分布于海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南部。其叶片直立、花淡黄绿色或紫色,有香味,观赏价值高。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挖,珍珠矮的种质资源已濒临灭绝,扩大其种群数量并进行自然回归十分迫切。

2011-08-23

The Rangel Journal:不同潜水埋深对骆驼刺克隆繁殖特征的影响

克隆繁殖是极端干旱区植物繁殖最普遍的繁殖方式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降水极端稀少的地区,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 )是这一区域荒漠--绿洲过渡带上的主要建群种植物。

2013-10-24

BMC Plant Biol:高山植物繁殖策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鸡肉参自交高度亲和的繁育系统、花寿命的延长、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较长的持续时间,是对高山环境传粉者限制的适应。

2013-12-13

PLoS Pathog:抑制CDC20有助防止疟原虫繁殖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通过被感染的蚊虫的叮咬传播疟疾。这种传染病每年夺去大约100万人的性命,导致4亿人感染。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