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科学家利用DNA线索来破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往往会经历多种症状,比如疲劳、关节痛、皮疹及肾脏问题等,通常情况下这些症状会不断反复,机体免疫系统会变得混乱而不断产生攻击机体自身的抗体;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埃默里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调查了引发狼疮的发病原因,研究者希望阐明机体产生自反应活性抗体的来源。
FDA授予罗氏单抗ACTEMRA/RoACTEMRA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突破性药物资格
ACTEMRA/RoACTEMRA是首个可通过静脉输注(IV)和皮下注射(SC)2种方式给药的人源化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单克隆抗体。
尹慧勇:利用质谱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
2015年5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5月15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二届)代谢与疾病多学科研究论坛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进行了第二天的议程。来自中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尹慧勇研究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利
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和潜在致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机体产生大量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对肾、心血管、神经、肌肉骨骼和皮肤产生系统损害。
PNAS:研究首次证实免疫系统影响皮肤微生物多样性
2013年8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研究人第一次证明免疫系统能影响皮肤微生物。一项新研究发现,皮肤微生物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被免疫系统的一个古老分支--补体系统监管。 宾夕法尼亚大学皮肤科助理教授Elizabeth Grice博士等人发现补体系统可能部分负责维持皮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皮肤的健康。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6日的PNAS杂志上。
invendo medical 宣布一次性助推结肠镜系统获得 FDA 的510(k) 许可
FDA 的许可为美国患者带来用于结肠癌筛查的新型内窥镜 纽约和德国 KISSING 2012年2月27日电 /美通社亚洲/ -- invendo medical 今天宣布,该公司的新型 C20™ 结肠镜系统(包括 SC20™ 一次性结肠镜)获得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 510(k) 许可。
The Lancet:依维莫司可明显抑制结节性硬化症的发展
2012年1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研究者表示,一种用于治疗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药物可以明显降低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的脑瘤发展,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在机体重要器官上引发肿瘤的遗传性疾病。 研究揭示了药物依维莫司在抑制结节性硬化症病人脑瘤生长上所表现出的作用。
BMC Med:系统性青少年特发型关节炎发病的关联性分析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系统性的青少年特发型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是青少年特发型关节炎的一个亚型,但是由于其系统性的炎症常常导致患者发热、出疹以及发生浆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