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称精神分裂症多源于基因突变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遗传性疾病,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因源于自身基因突变,而不是遗传。 在研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直系亲属和健康人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报告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负责这项研究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玛丽亚·卡拉伊戈在15年前就发现,有一种非常罕见的基因突变可导致精神分裂症。
Alkermes长效精神分裂症药物aripiprazole lauroxil III期获得成功
Alkermes公司长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aripiprazole lauroxil III期研究取得成功,该公司已计划向FDA提交该药的新药申请。
Alkermes完成精神分裂症研究里程碑任务
2013年10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爱尔兰医药公司Alkermes公司完成了其研发的关于精神分裂症长效版本药物Abilify的研究里程碑任务。公司计划将于明年的上半年公布相关的研究数据。研究人员将收集长达12周的研究数据以评估这种药物的有效性。通过与强生公司的合作,Alkermes公司目前已经有了两种精神分裂症药物。此次ALKS3831的研究将为公司在该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PNAS:清华大学文章解析精神分裂易感基因的作用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解析了一种重要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解析神经递质作用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精神分裂症单易感基因:dysbindin能通过两个独立的机制,分别调控谷氨酸和多巴胺功能,从而导致两种临床相关的行为表型。
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AM-831将开始I期临床研究
Acadia生物医药公司将和MeijiSeika医药合作进行AM-831的一阶段临床研究,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AM-831把毒蕈碱 m1受体的部分协同作用同多巴胺D2受体和5-烃色胺2A受体的拮抗作用集于一身 。 一阶段研究目的是评估备选药物用在的志愿者身上时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为以后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的设计提供帮助。
Mol Psychiatr:细胞自噬在精神分裂症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J Neurosci:22q11缺失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
2012年10月10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学家在研究精神分裂症发病分子机制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0日出版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这一发现可能引导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包括幻觉、学习和记忆能力退化等,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青春期后期或成年早期。
Mol Psych:全基因组测序揭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新位点
2013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丹麦阿尔胡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病毒和基因可以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研究者已经在发育中的胎儿中发现了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