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Medicine:移植显著改善治疗后的胰岛素敏感性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53.440,全球SCI期刊排名18)在线发表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张正骁副教授的研究论文“Fiber fermentability differentially modulates responses to oral encapsulated fec

2021-07-10

Cell Host & Microbe:肠道群或会影响早产儿的大脑发育

来自维也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开发治疗大脑外损伤的早期疗法的可能性靶点,早产儿机体肠道菌群或许在其中就扮演关键角色,研究人员发现,胃肠道中克雷伯菌的过度生长或与早产儿机体特定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及神经性损伤的发生直接相关。

2021-09-08

Cell Stem Cell:干细胞移植或并不会导致供体细胞发生DNA的改变

来自荷兰Princess Maxima儿童肿瘤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并不会导致供体细胞中的DNA发生变化,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来证明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抗病毒药物或会引发DNA发生改变;在特殊情况下,该药物甚至能促进癌症的发展,当然这还需要后期进一步的研究来调查这一问题。

2021-09-12

常见药物或能在人类机体肠道群中积累 或会降低药物的有效性且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功能!

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普通的药物或能在肠道菌群中积累,从而改变细菌的功能并潜在降低药物的有效性,这种相互作用或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药物有效性和副作用的个体差异特性。

2021-09-12

Genome Biology:揭示生命早期肠道群演变规律及决定因素

8月25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文章。该团队收集并分析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超过1万例新生儿肠道菌群数据,揭示了全球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地域特征,并通过生态学模型和系统功能分析阐明了人类肠道菌群由婴幼儿向成人转变的确定性模式。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统计学模型,对来自1956个新生儿

2021-08-27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产甲烷古的酶复合物进行电子分岔和二氧化碳固定之谜

研究人员从一种产甲烷古菌中发现了一种庞大的酶复合物,它直接将电子分岔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到二氧化碳的还原和固定中。他们对这种高效的能量转化过程的详细见解可能为可持续的生物技术开发带来新的可能性。

2021-09-04

Genome Medicine:发现肺炎克雷伯毒力质粒的非自主转移

近日,生物学知名刊物《Genome Medicine》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合作论文,报道了肺炎克雷伯菌非接合型毒力质粒在接合质粒辅助下的非自主转移。瑞金医院博士生徐燕萍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张剑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瞿介明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欧竑宇教授和瑞金

2021-08-16

APSB:沙门氏的鞭毛在肿瘤微环境中或能介导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沙门氏菌介导的癌症疗法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抗肿瘤效应,但其背后详细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题为“Salmonella flagella confer anti-tumor immunological effect

2021-08-22

首个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药物!BMS免疫调节剂Orencia(阿巴西普)获美国FDA优先审查!

在临床试验中,Orencia治疗可显著降低严重aGvHD的发生率。

2021-08-25

Bioresource Technology:秸秆高温厌氧消化-炭生物强化研究获进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作物秸秆产出量极大。秸秆废弃物如果不能被合理有效地利用,将带来许多环境问题。厌氧消化作为一种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秸秆减量化,并可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然而,秸秆中含有大量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结晶态木质纤维素,导致秸秆厌氧消化系统普遍存在甲烷产率低、产速慢的问题

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