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胆管细胞器官可以修复肝移植后的胆管

  近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胆管细胞类器官成功对人体肝移植后的胆管进行修复,证明了类器官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有效作用。该研究在《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Cholangiocyte organoids can repair bile duct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human liver。

2021-03-12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光遗传工程化细胞的生命视觉感知成像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类生命机器人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在基于生命-机电系统深度融合的类生命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以光遗传工程化细胞为生物光敏感元件、以单层石墨烯为生物电子界面的类生命光电晶体管,并将其作为核心光电传感单元构建了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系统,为研发具有高性能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新型视觉假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

2021-03-16

恩华药业的1化学药品NH102盐酸盐片获批临床

  3月15日,恩华药业发公告称,于近日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1类化学药品NH102盐酸盐片3个规格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NH102盐酸盐是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s),同时对多巴胺转运体(DAT)及5-HT2A受体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是一个多靶点的新型抗抑郁药。临床前试验结果

2021-03-15

Nature子刊:科学家成功分化出人类心脏形成器官

  人多能干细胞(hPSC)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几乎可以体外扩增和分化为任何成年组织细胞类型,用于人体各器官正常发育和疾病进展的研究,也是细胞疗法最有利的来源。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的hpsc主要有胚胎干细胞(h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研究人员已经为肠、脑、肾等器官建立了早期组织发育的类器官模型,但

2021-03-10

Commun Biol:肠道微生物影响加工食物的吸收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上。肠道中也存在其他微生物,如病毒,原生生物,古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已被大大忽略。对此,最近一项新研究指出真菌在肠道中的重要作用。

2021-03-08

梅斯医学荣登2020未来医疗100强数字营销Top10

2020年,数字化医药营销市场在政策和疫情的催化下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数字化营销成为医药市场越来越重要的营销手段。

2021-03-05

研究揭示真生物uORF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eterminants of genome-wid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uORFs in eukaryotes”的论文,系统解析了真核生物uORF在不同物种以及不同基因之间的差异分布形成的驱动力,以及u

2021-02-22

华昊中天1新药优替帝®即将完成上市申请审批,晚期乳腺癌化疗即将迎来重大突破

  近日,华昊中天旗下晚期乳腺癌新药优替德隆(商品名:优替帝®)的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行政许可综合事项查询中审评状态更新为“在审批”,或有望于近期获批用于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2021-03-10

首次揭示胆管器官可以修复受损的人类肝脏

2021年2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技术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胆管类器官(bile duct organoids),也称为胆管微型器官,并发现这种胆管类器官可用于修复受损的人类肝脏。这是这种技术首次用于人体器官。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hola

2021-02-20

HIV完整无损地通过核孔进入细胞,并在那里释放它的基因组

2021年2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海德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对转运到被感染细胞的细胞核的过程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进行了成像。通过成像获得的电子断层图像显示了这种病毒的蛋白包膜通过核孔---细胞核周围膜上的开口,允许分子进出。他们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