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n:负责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释放的关键分子
2017年9月5日/生物谷BIOON/---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被称为"神经突触",这里发生的事件是神经细胞之间交流的核心。信号的传递起始于突触中的神经递质,而负责释放神经递质的是突触中的囊泡结构。这些囊泡从神经元的轴突一端释放,进而通过膜融合的方式进入另一个神经元中。最近,来自FMP的研究者们成功地鉴定出了一种负责突触中神经递质传递的关键分子。这一发现对于我们理解神经递质的传递以及对一些神经系统紊
Nature:首次发现T细胞通过突触相互作用将多巴胺转移到B细胞中
2017年7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南澳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德国赫尔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美国基因泰克公司、英国牛津大学和意大利科学健康研究所(IRCCS)的研究人员在免疫系统中发现大脑样活动(brain-like activity),从而有望更好地治疗淋巴瘤、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2日在
Nat Commun:北京大学程和平课题组和中科大毕国强研究组合作发现“线粒体炫”调控神经元突触水平的长时程记忆
2017年6月26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王显花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国强课题组合作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神经元树突“线粒体炫信号”在神经突触传递短时程记忆向长时程记忆的转化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付忠孝博士和谈笑博士,通讯作者为王显花副研究员、程和平教授
研究揭示对称性表达细胞粘附分子在兴奋性突触与树突棘稳定中不对称功能
6 月 21 日,《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于翔研究组题为《突触前位点的 Cadherin/Catenin/p140Cap 复合物在稳定皮层树突棘和功能性突触中的重要功能》的论文。该研究发现在小鼠大脑皮层突触形成过程中,在突触前和突触后位点对称表达的 cadherin/catenin 细胞粘附
科学家构建基于单纯疱疹病毒的新型顺向跨突触神经环路示踪工具
解析大脑不同脑区、不同类型神经元之间的神经环路连接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病毒工具是目前最为有效、应用最广的神经环路示踪工具。但目前用于研究输出神经环路的顺向示踪工具病毒发展较慢,用于精细研究直接输出网络的顺向跨单级工具更是尚无研究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罗敏华学科组与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合作,报道了更有效的顺向跨多级工具病毒H129-G4和首个可用于示踪直接输
人造突触问世,可用于搭建神经网络
科学家用有机材料制成了人工突触,可模仿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多年以来,虽然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但是科学家们仍然难以构建出高效而精巧的大脑仿生计算机。近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桑迪亚国家
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的发育; 3. 神经元及其神经胶质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探讨。
主要研究兴趣: 1. 在位实时生物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发育细胞分子动力学的研究; 2. 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的发育; 3. 神经元及其神经胶质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探讨。
毕国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计算规则及分子、细胞机制;2)神经网络活动的动力学性质与生理功能;3)人工神经元网络。
1)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计算规则及分子、细胞机制;2)神经网络活动的动力学性质与生理功能;3)人工神经元网络。长期目标是综合电生理、光子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模拟等多学科手段揭示认知与思维的神经基础,同时结合我校与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优势及国际合作,发展和应用以生物光子学、微机电系统、纳米材料等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神经物理学新方法。
突触修剪失控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
一项对小鼠的研究显示,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脑在发育过程中修剪多余突触的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 对许多人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熟悉而可怕的疾病。仅仅在美国,就有约530万人受到它的
突触发现可能导向阿尔茨海默病新疗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科学家们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脑细胞之间的连接如何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阶段被摧毁。这项工作为退行性脑病可能的疗法研究开辟了新路径。“阿尔茨海默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