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以不同方式来看某种突触

通过利用一个范围广泛的成像技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在大鼠脑中的某种“典型”突触的三维模型--它在原子层面详细展示了30万个蛋白质。该新模型阐明了神经元的内部运作,证明在一个叫做突触囊泡再循环的过程中在它们之间的这一间隙(电脉冲是跨越该间隙发送的)中发生了什么。

2014-06-02

科学家提出液态金属神经连接与修复技术

近期,由刘静研究员带领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一种全新原理的液态金属神经连接与修复技术,在国际上引起持续广泛的影响。相应成果自4月底公布于物理学预印本网站以来,已受

2014-06-02

睡眠是如何强化突触并有益记忆的

据在小鼠中的一项研究报告,睡眠可巩固记忆,而它是通过促进脑中新的突触的生长来做得这一点的

2014-06-16

Nat Neurosci:科学家揭示大脑细胞稳定连接的分子机制

2013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我们出生时,我们的大脑并不是非常具有组织条理性,那时每一个大脑细胞都在同附近的细胞进行“交流”,它们通过突触来互相发送和接收神经信号。但是随着我们成长和学习,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更加稳定,此时低活性或者不充足的神经元突触将会被关闭。

2013-09-25

Nature:神经胶质定位是胚后期发育期间突触位置的决定因素

突触连接在多细胞动物神经回路中的分布规律大部分确立于胚胎发育期间,但是随着生物体生长突触分布如何被保存则一直没有搞清。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进行的一项研究如今揭示了神经胶质定位是胚后期发育期间突触位置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 作者研究了线虫神经环中的一对中间神经元——AIY神经元。在成年线虫中,这些神经细胞表现出了突触输出的一种高度保全模式。

2013-10-14

J Neurosci:抑郁症治疗新靶点连接酶Rines

2013年10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情绪和情感是机体各种行为方面非常复杂的一种,涉及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被单胺氧化酶A(MAO-A)分解,而干扰这个系统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氟西汀(百忧解),很早就被用来治疗抑郁症。

2013-10-13

NRR:老化过程中海马突触素的伴随下降

一项关于“Downregulation of caveolin-1 contributes to the synaptic plasticity deficit in the hippocampus of aged rats”的研究证实,窖蛋白(caveolin-1)可能是干预年龄依赖性突触可塑性下降的新靶点。

2013-12-08

Nature:皮层的连接方式与感觉

大规模活体记录工作已经揭示了关于皮层细胞群怎样编码感觉信息的很多奥秘,而在遗传学及circuit-mapping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也使得对神经回路的识别、定性和控制成为可能。 正如Kenneth Harris 和 Thomas Mrsic-Flogel在这篇Review文章中所反映的那样,这些方面的研究现在正在融合。

2013-11-07

PNAS: 新药能够保护AD病人受损突触

2013年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美国Sanford-Burnham医药研究院科学家首次试验了一种药物,该药物能够使AD病人脑中突触功能得以恢复。该药物称之为NitroMemantine,与两个FDA认证的药物一起能够阻止AD病人脑中的一连串病理变化,包括神经元连接破坏,记忆损失和认知功能下降等。 突触是神经元相互连接的结构,AD病人中突触会随着病程越来越少。

2013-06-18

Diabetes: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连接性改变

根据一项发表于7月26日Diabetes杂志的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默认模式网络中的功能性大脑连接显著下降。这与在一些大脑区域中的胰岛素抵抗相关。 由于注意到2型糖尿病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因素,同时,阿尔茨海默氏症易感个体在默认模式网络中的大脑活动有所改变,波士顿的乔斯林糖尿病中心的盖尔木森博士,和他的同事使用休眠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