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此次,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2025-04-30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该研究证明了对酸味的耐受性是鸟类的一种保守性状,鸟类的 OTOP1 受到酸性物质的抑制,而 OTOP1 的调节会影响对酸味的感知和耐受性。

2025-06-27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Cell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的大脑单细胞 RNA 和 ATAC 测序,结合体内筛选,成功鉴定出了一大批能够在特定细胞类型中驱动靶向基因表达的增强子。

2025-07-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报告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水稻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2

美国两院院士、睡眠领域顶尖学者丹扬教授回国,全职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

这些结果共同表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功能性疲劳会降低其促进清醒的能力,从而导致睡眠压力。

2025-06-03

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这项研究提供了同义突变通过表观转录组学调控塑造生物性状的遗传学证据。 

2025-07-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研究表明,马铃薯是古代杂交的“混血儿”,源自约 800-900 万年前番茄和类马铃薯的祖先意外结合,表明种间杂交是马铃薯块茎这一创新性状的关键驱动因素。

2025-08-01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挑战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西部进行的科学考察,发现了已知最深、分布最广的化学合成生物群落。

2025-08-01

中国科学院发表人工智能机器人最新Cell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将基因组编辑技术与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相结合,研制了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首次提出了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策略。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