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开发出一种植入式抖动传感器,可持续监测体内的炎症蛋白标志物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可植入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体内蛋白的波动水平。

2024-12-30

Int J Mol Sci:连喝甜菜根汁14天可降低长新冠炎症指标,线粒体也在“默默”改善身体机能

对长新冠患者进行14天甜菜根汁补充干预后,患者血清中IL-1β、IL-8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同时,线粒体质量控制相关的囊泡标志物与身体机能之间存在关联,这为长新冠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2025-03-03

Nature:高文青等开发针对中枢神经损伤的工程化T细胞疗法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T细胞受体的自身免疫性CD4+ 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并通过mRNA介导的短暂TCR表达来最小化潜在的副作用。

2024-09-11

Science论文揭示产生饱腹感的神经元同时驱动对糖的偏爱

该研究发现,大脑中控制饱腹感的 POMC 神经元同时驱动了对糖的食欲,表明了所谓的“甜点胃”实际上植根于大脑。

2025-02-16

《自然·神经科学》:贝勒医学院团队发现tau蛋白磷酸化和聚集的新机制!

2023年,美国贝勒医学院Huda Yahya Zoghbi 团队就在《神经元》上发文,他们通过跨物种遗传筛选,发现酪氨酸激酶2(TYK2)可能是一个调节tau蛋白水平的重要因子,但至于

2024-11-23

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新技术开发成功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将功能性线粒体转移到神经祖细胞中,从而恢复其功能。这揭示了LHON的潜在治疗策略,并为未来研究提出了新方向。

2024-08-11

Nature:新研究鉴定出控制身体炎症反应的新型大脑回路

人们对这一身体-大脑系统的本质仍有许多未知之处:例如,大脑对免疫和炎症反应调节的普遍性、身体与大脑之间的选择性通信线路、神经回路的逻辑,以及监测和调节炎症的迷走神经和大脑成分的身份。

2024-05-26

《科学》:UCSF团队发现,固有免疫系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调节因素,影响成年后的社交行为!

这项研究表明,ILC2及其细胞因子IL-13直接向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发出信号,以增加发育中大脑的抑制性突触数量,在小鼠中,该信号通路受损会导致成年后的社交互动缺陷。

2024-11-14

科研人员发展出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新技术

该研究将LHON患者的尿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神经祖细胞。研究通过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发现,线粒体功能显著改善,正常线粒体DNA的比例增加。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