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神经元》:董欣中团队/张俊明团队合作探究自发性疼痛的来源和治疗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董欣中团队和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张俊明团队在《神经元》杂志合作发表论文,揭示了神经损伤造成的”自发疼痛”的来源及其潜在的治疗方法。人在受伤之后引起的病理性疼痛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外周刺激引起的疼痛和痛觉敏化。比如触摸伤口疼,喝凉水造成牙疼,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因为知道诱发的原因,这种疼痛比较容易避免和治疗。疼痛信号及其它感觉

2021-11-14

Nature:揭示呈递抗原的ILC3细胞在大脑中触发神经炎症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德国美因兹大学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抵御胃肠道炎症的免疫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MS)和其他脑部炎症相关疾病中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对抗这些细胞的活性可能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新方法。

2021-12-13

PNAS:在哺乳动物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经元类型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复杂的神经元回路相互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所谓的中间神经元在这个沟通链中起中介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哺乳动物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中间神经元类型。

2021-11-07

ACS Photonics:提出一种绘制全细胞神经介观图谱的光学多层干涉断层成像方法

  大脑的神经回路是极其复杂的网络,包含数十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些细胞间又存在着数以百亿计的连接。如果只了解其中单个分子或单个神经细胞的工作机理而不了解多个神经元细胞之间连接之后的网络结构和集体行为方式,则无法理解大脑复杂且高等的功能行为,也无法解释很多脑部疾病的致病机理。目前成像技术众多,但仍然缺乏可在亚细胞神经元突起水平上描绘出单个脑组

2021-12-13

Science:揭示大脑中参与群体中其他个体社会互动的神经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使用小群互动的恒河猴,开发了一种三个社会行动者模式。通过跟踪三只恒河猴(即所谓的三个社会行动者)的小群体的社会行为,这些作者发现dmPFC中的神经元对其他社会行动者身份进行编码,因此可以将其他社会行动者的身份与它们的具体行为联系起来。

2021-10-25

Nat Med:病例研究显示一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接受BCMA CAR-T细胞治疗出现类似于帕金森病的神经系统症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报告与一种称为CAR-T细胞疗法的新形式免疫疗法有关的潜在严重副作用,其中这种CAR-T细胞疗法近期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他们的发现作为病例研究发表在2021年12月的Nature Medicine期刊上。

2021-12-19

Cell:肠道病原体诱导组织耐受性,防止肠道神经元在后续感染时死亡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肠道感染了细菌或寄生虫的小鼠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耐受性,与教科书上的免疫反应完全不同。该研究描述了肠道巨噬细胞如何通过保护肠道神经元来应对先前的肠道病原体攻击,防止它们在未来的病原体袭击时死亡。

2021-10-3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汪昕团队发现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关键发生机制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是一种以神经系统为主、可累及肌肉、消化道、肾脏等多个器官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广泛分布的p62阳性核内包涵体以及脑白质病变是本病的特征。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痴呆、肢体无力、震颤、共济失调、膀胱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2017年我国首例确诊以来,迄今仅有数百例报道。由于患者病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影像与脑血

2021-11-03

Stem Cells子刊:神经细胞可能是治疗新生儿大脑损伤的关键

在近期发表在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综述论文中,澳大利亚哈德逊医学研究所的Madelein Smith及其研究团队分析了所有已发表的临床前研究,发现NSC可以减少大脑损伤并改善大脑损伤后的身体功能。

2021-11-30

研究揭示母体体温控制对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性

  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网站消息,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东京都健康安全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胚胎母体体温控制与胚胎神经细胞发育之间的关联。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Nano Letters》,题为:“Microscopic temperature control reveals cooperative r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