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果蝇求偶行为的分子机制
在雄性果蝇中,求偶行为主要由神经系统中的转录因子Fruitless控制,以往有研究表明,Fruitless突变可能会导致雄果蝇的“同性恋”行为。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外激素,它能够被性别特异的感受器识别,并促进雌雄果蝇之间相互吸引。由于没法选择一类合适的外激素感受器,解开不同刺激到底对求偶产生什么影响这一谜团受到了限制。
SFDA通报铬超标胶囊剂药品基本查清抽检结果已向社会公布
目前,铬超标胶囊剂药品情况基本查清,抽检结果已由相关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网站公布,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汇总公布。 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认真严肃依法核查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决堵塞监管漏洞,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动员全系统力量,全面开展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产品抽验,及时控制问题产品。
吉林农大研究自复寄生蜂超寄生行为获进展
来自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evaluationoftheValueofAutoparasitoidsinBiologicalControl”的文章,系统准确地研究了自复寄生蜂的超寄生行为,对重新认识自复寄生蜂的进化地位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One杂志上。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注射麻黄碱者易发生自杀行为
哥伦比亚大学的Brandon Marshall等人近日在《药物与酒精成瘾》(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杂志发表论文称,注射麻黄碱者或更易发生自杀行为。 在对超过1800名静脉药瘾者研究之后,Marshall等发现注射麻黄碱者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显着高于其他静脉药瘾者。
APAM: GDM和低社会经济地位增加后代多动症风险
根据由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网上首先发表的报告,母亲妊娠性糖尿病和低社会经济的儿童,特别是两者兼有的,发生儿童多动症的风险增加。 "妊娠性糖尿病(GDM)通常发生在妊娠第二和第三个月,被定义为怀孕期间发病或首次认识的葡萄糖耐受不良",作者在文章的背景信息中这样写道。
科学家发现体罚降低儿童情商 使其行为表现更差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体罚会降低儿童的情商,并且削弱儿童自制力,导致他们的行为表现更加糟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是通过对西非两所学校中的63名5-6岁儿童进行测试得出这一结论的。其中一所学校对违规学生实行体罚,另外一所则采用非体罚措施管理学生,所有的孩子生活的地区和家庭背景都大致相同。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成像团队关于注意行为中基于振荡的时间组织取得突破
2014年4月3日,《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脑成像团队罗欢研究员和周可研究员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
PLOS Biol:缺乏coronin1蛋白引起学习障碍和攻击行为
学习和记忆依赖于正确的信号(刺激大脑中神经细胞的信号)处理过程。近日,Basel大学研究人员连同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蛋白质coronin 1在认知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PNAS:基因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可影响个体的压力
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某些基因可以放大一些儿童严格环境下的压力,同时可以增加其他儿童在支持环境下的优势,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基因可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来影响个体的压力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