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发表基复合纳米凝胶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教授陈乾旺,纽约城市大学史丹顿学院教授Shuiqin Zhou合作的论文Carbon-based hybrid nanogels: a synergistic nanoplatform for combined biosensing, bioimaging, and re

2018-05-13

Science:利用细菌制造出具有超级能量的环化合物

2018年4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菌菌株,它能够制造小型的但能量密集的碳环,这些碳环是制造其他化学物和材料的有用的起始原料。这些特别难以制备的碳环如今能够像酿制啤酒一样加以“酿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3月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zymatic construction of hi

2018-04-10

离子辐射诱导增殖性细胞死亡研究取得进展

 增殖性细胞死亡(细胞克隆死亡)是辐射放疗诱导肿瘤干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重离子辐射已成为一种先进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与传统的γ和X射线不同,重离子入射径迹上的能量沉积和径迹结构是不均一的,这导致重离子辐射有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射程分布。已有研究中,重离子诱导增殖性细胞死亡-射程分布实验均在细胞实验体系上进行,未发现活体水平实验证据。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

2018-03-16

石墨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抗菌性能研究获得进展

虽然当今已步入医疗技术高度发达、健康促进行业多元发展的时代,但是病原菌感染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威胁之一,每年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感染患者出现。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已引起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日益增多的耐药菌致使抗生素疗效不断下降,尤其是“超级细菌”的出现更使临床治疗几乎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境地。此外,由于新药研发滞后同时缺乏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疗法,细菌耐药迫使抗生素用量持续攀升,然而抗生素的过量使用

2018-03-04

抗生素注射剂增长滑坡 青霉烯类同比下跌9%

自2011年国家正式实施“史上最严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后,限抗令进一步细化、加大了落实力度。城市社区医疗取消注射诊室,各地的限制输液政策陆续出台,在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均陆续落地。卫计委发布2017年3月抗管通知,强化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强调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经过近1年的整治活动后,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已初见成效。笔者根据米内网公

2018-02-25

线虫-微生物互作关系下有机库转化机制研究获进展

 资源竞争和生物捕食是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土壤微生物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生态位分化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但对生物捕食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仍缺乏研究,尤其缺乏在野外开放环境下的相关长期试验研究。线虫是土壤中最丰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之一,线虫捕食作用影响了微生物的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活性。在农田土壤中,不同的培肥措施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也必

2018-02-09

食药监总局发布质子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见附件),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附件: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附件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申请人准备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提供具体建议,并规范治疗系统临床评价资料的技术审评要求。本指导原则是

2018-01-09

研究揭示调控蓝藻氮代谢平衡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丛照、陈宇星课题组,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张承才课题组合作,阐明了蓝藻全局性转录因子NdhR通过结合不同的代谢小分子,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协同调控碳氮代谢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以Coordinating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c signaling through the cyanobac

2018-01-03

Nature:首次构建出制造含硼键化合物的细菌

2017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生物工程与生物化学教授Frances Arnold博士和她的团队构建出首次能够制造含有硼-碳键(B-C)的化合物的细菌。在此之前,这些硼-碳键仅来自化学家的实验室,并不能够由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产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7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tically program

2017-12-28

柠檬环氧水解酶立体选择性催化机制研究获进展

 环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和植物中,其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天然产物合成、有毒环氧化合物的降解以及参与信号转导等。目前主要用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催化中不对称合成相应的高值手性二醇化合物。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周通前期采用柠檬烯环氧水解酶(LEH)为模式酶,以不对称催化1,2-环氧己烷合成手性1,2-环己二醇为模式反应进行定向进化方法学研究,分别通过单密码子饱和突变和三密码子饱

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