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IL-6R/STAT3/miR-34a反馈回路促进肠癌细胞转移
近日,Ludwig Maximilian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慢性炎症和癌变之间的一种新反馈机制。恶性肿瘤对生存的主要威胁,主要是因为癌细胞的转移,可以移动到其他组织形成二次肿瘤。这个过程需要原发肿瘤内细胞的性质发生根本转变,必须转换成积极的能动性细胞,迁移到周围组织和血管,并最终“定居”在远端组织。
泛生子科研新成果:脑干胶质瘤特异基因突变
由北京泛生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杜克大学首席教授阎海和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教授合作进行的转化医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在科学史上首次发现PPM1D基因突变具有促进脑干胶质瘤生长的功能,这一发现不仅推动癌症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也为该类癌症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方向。这项成果于2014年6月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来自中美两国的联
Nat Genet:治疗脑干胶质瘤的候选药物靶标
近日,杜克医学研究人员和中国神经外科医生和科学家之间协作努力,对童年和青年成人脑癌中称为脑干胶质瘤获得了新的遗传见解,脑干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致命形式的脑肿瘤。研究人员发现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对癌细胞增长和细胞死亡发挥重要作用。
脑干胶质瘤特异基因突变首次发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与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阎海合作,将临床医学研究优势转化为基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脑干胶质瘤中特异的基因突变。
Acta Neuropathol:研究鉴定出小儿脑干肿瘤的两个不同亚型
Cell Rep:发现和大脑神经回路形成至关重要的特殊基因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使用一种基因“狩猎”技术,首次在哺乳动物大脑细胞中鉴别出了一种构建大脑中信号传输回路的特殊基因,这就为鉴别更多参与复杂精神疾病的基因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帮助。
PNAS:揭示糖皮质激素受体控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研究者通过分析转录因子控制基因活性的特性,发现了DNA可以改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形态和活性。 Credit: MPI f. Molecular Genetics/Meijsing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粘土可以被制成多种样式的物体,比如盘子、杯子甚至砖块,同样的...
Science:研究首次证实组蛋白突变与儿童脑干肿瘤有关
2013年4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多数癌症治疗方法事实上并不带来明显效益,在企图消灭肿瘤的过程中,肿瘤学家经常引入放疗或化疗,但随着肿瘤的生长这可能会损坏健康组织。近日,洛克菲勒大学C. David Allis实验室完成的一项新的研究可能使科学家能更好地设计出癌症疗法,可以精确针对肿瘤开展治疗。
Cell Stem Cell:科学家成功将干细胞演变成为大脑皮质中间神经元
2013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费城儿童医院和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公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医学研究人员操纵人干细胞成为在神经发育障碍如癫痫,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脑细胞。新的细胞模型系统让神经科学家能研究大脑的正常发展以及确定神经精神疾病下具体的生物信号的中断情况。
Neuron:呼吸神经元回路建立需两个关键基因
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的科学家揭示了呼吸神经元回路建立所需的两个关键基因。他们的这项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Nature旗下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十二月刊上。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治疗脊髓损伤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会逐渐杀死控制着呼吸、移动和进食等肌肉运动的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