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观点 | 早筛早诊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举措
本次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海南省医疗创新促进会、早筛网、南方医学网联合主办,鹍远生物作为支持单位。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风险管理可降低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
该研究首次探索了中国生育政策开放后风险管理策略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效果。研究证实,在生育政策开放后,中国所实施的风险管理策略(即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保障了孕产妇死亡率的稳步下降。
这组人群病死率确实接近流感!
2022年4月7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公布的新冠疫情显示,过去24小时新呈报病例数分别为:经核酸检测1,368例,快速抗原检测1,276例;病死97例[1]。
Genome Biology:揭示油菜皮壳率的遗传结构和分子机制
Cell: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发现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清除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在《细胞》(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清除”。
JPD:皮肤活检或能帮助识别出帕金森疾病患者
来自博洛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帕金森疾病患者的大脑和皮肤中存在生物标记物磷酸化的α-突触核蛋白(p-syn)在神经元中的沉积,这或许就能将这些患者与另一中因tau蛋白的积累而导致的帕金森疾病症状的患者区分开来,这或许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对多种不同的帕金森疾病亚型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
Nature:揭示细菌救援分子SmrB清除核糖体碰撞机制
早期对酵母的研究已表明,核糖体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停滞不前。就像一辆突然停下的汽车一样,停滞不前的核糖体可能会被后面的核糖体追尾。Green实验室之前已经确定了一种对这些碰撞作出反应的酵母分子。就像一个小小的生命之爪,这种分子将停滞的核糖体切断。这是拯救工作的第一步,最终让细胞挽救并重新使用这些宝贵的蛋白制造机器。
Nat Med:肠道微生物可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
靶向PD-1-PD-L1相互作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晚期NSCLC1患者的治疗前景。对既往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的试验表明,与标准化疗相比,PD-1-PD-L1阻断治疗后的总生存期(OS)更高。然而,只有少数(35%)患者从ICI的持续反应中受益。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性,或偶尔出现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