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解开疟原虫致命面纱有望开发出抵抗疟疾的疫苗
疟疾每年导致上百万死亡。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市贝尼特研究所(Burnet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在寻找抵抗疟疾的疫苗过程中取得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揭开被称作变异性表面蛋白(variant surface antigens, VSAs)的疟原虫蛋白的秘密。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上。
Nat Genet:疟原虫基因组测序揭示抵抗疟疾的挑战和机遇
两个跨国研究小组最近对疟原虫基因组进行测序而发现这种寄生虫存在遗传变异性,从而给人们根除这种寄生虫带来新的挑战,但是同时也提供一种更加清晰和更加详细的遗传组成图片,从而为开发抵抗疟疾的药物和疫苗提供一幅初始的路线图。 这两篇研究论文都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 Genetics期刊上。
Nat Commun:控制疟疾?给蚊子来份细菌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佩鲁贾大学(University of Perugia)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两种按蚊亚种进行细胞间细菌感染的证据,实验室研究数据显示,这种名为沃尔巴克体的感染可以减少蚊子病原菌的感染,对于开发有效控制疟疾传播的新型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 Ele
Clin Infect Dis:铁缺能抵御疟疾
4月15日,发表在《临床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缺铁可能防止疟疾感染和死亡。 等待疟疾检测结果的坦桑尼亚男孩 梅奥诊所儿科医生Philip Fischer认为这项研究提供的新数据表明:自然性发生的缺铁实际上能防止疟疾,他本人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疟疾免疫学和疫苗实验室Patrick Duffy说:了解疟疾感染和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疟疾地区儿童死亡很重要。
:新方法检测疟疾的抗药性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NIH下属的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科学家与法国和柬埔寨的科学家合作开发了两种检测方法,这两种检测方法能够在三天内确定感染病人的疟原虫是否对青蒿素(artemisinin)敏感,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关键药物。
抗疟疾药物氯奎宁或可有效抑制癌症的侵袭转移
近日,来自法兰德斯大学联办生物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对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时发现,抗疟疾药物氯奎宁或具有明显的抗癌效应,截至目前,研究者们推测氯喹可以增加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研究者表示,氯奎宁同样可以使得肿瘤组织的异常血管正常化,结果从一方面来讲会增加癌细胞的屏障功能,进而阻断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从另一方面将则会增强肿瘤的灌注,使得其对化疗作用更为敏感。
PNAS:可持续性抵御疟疾感染的新型候选疫苗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对小鼠注射疫苗样的化合物就可以帮助其有效抵御疟疾,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或为开发新型的疟疾免疫疗法提供思路。
PNAS:科学家揭示气候改变引发的全球疟疾分布情况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本世纪末疟疾将会在高低地区被越来越多地出现。
Nat Commun:疟疾在非洲造成的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负担变化模式的模拟研究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一个数学模型,它能够捕捉到疟疾在具有不同传播强度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与年龄相关的传播模式。
Nat Commun:科学家开发出抵御疟疾的新型改良药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抗疟疾药物阿托伐醌与其靶向蛋白结合的分子机制,文章中,研究者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对携带活性成分的蛋白质进行了三维结构的解析,药物阿托伐醌和氯胍的联合作用常用于在世界范围内预防和治疗患者的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