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CS:研究者发现维生素C可调控甲基化DNA氧化的新功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研究组在维生素C(Vc)与DNA甲基化调控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Vc可显著增强DNA羟化酶Tet(ten eleven translocation)氧化5-甲基胞嘧啶的活性,进而促进DNA去甲基化作用。其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国际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2013-07-22

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取得进展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

2013-07-22

Nat Medicine:研究表明氧化剂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压

由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氧化剂(一个已知参与老化和癌症发展的分子家族)在机体血压调节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该研究由国王学院的Philip Eaton博士领导,由英国心脏基金会(BHF)和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共同资助,研究的结果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研究显示,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窃取"其它分子的电子,这有助于防止高血压。

2012-11-18

Nat Climate Change:二氧化碳能致鱼类反应迟缓

鱼类失去对危险的反应能力,增加了其被吃掉的可能性 近日,科学家发现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的作用就像酒精所产生的效果,造成鱼类不能判断风险以及容易失去感觉。这种“中毒”症状使得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加剧,相关研究结论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

2012-11-18

Nature:二氧化碳通过内陆水体的转移

最近几十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陆水体会将数量相当大的CO2释放到大气中。

2013-11-21

Sci Rep: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田产甲烷古菌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所驱动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而后者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2013-11-15

Photosynth Res:两种大型淡水植物二氧化碳浓缩机制

沉水植物缺乏功能性气孔,植物体-水体边界存在着阻隔气体扩散的静水层,水中自由CO2扩散缓慢,这些因素使水生植物普遍受到低浓度无机碳的胁迫。

2013-11-25

EMBO:华南植物园研究氧化胁迫耐受机理获进展

图:OXS2定位对开花时间的影响 由高温、低温、干旱、重金属以及病虫害引起的植物胁迫,导致每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每种胁迫都会导致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主要是由叶绿体、线粒体的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这些活性氧损伤了细胞的结构,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其中重金属胁迫除了影响作物产量外,植物吸收的这些有毒元素,还会通过膳食方式被人体吸收,影响人类的健康。

2011-11-24

:NO参与过氧化氢诱导的水稻叶片细胞死亡过程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水稻抽穗后籽粒灌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60%-90%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片的衰老是植物发育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生命现象,它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对植物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然而在农业生产上,叶片早衰则导致其过早丧失光合功能和同化作用,从而显著减少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对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