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材料改性在地基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获进展
自然环境中,岩土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其常规代谢活动会改变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微生物岩土技术,是主动利用和控制土源类微生物代谢反应解决岩土工程中问题的方法之一。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方向,由于其低碳、绿色环保等优点而得到发展。从微生物反应原理的角度,微生物岩土技术利用的微生物过程包括微生物矿化作用、微生物产气泡过程及微生物膜生长过程等。从实际应用角度,微生物
亿一生物与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南京顺欣制药宣布就F-627在中国的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8月30日,亿一生物(“亿一”)与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正大天晴南京顺欣”)今日共同宣布就治疗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新型生物药F-627(艾贝格司亭α,长效G-CSF)签署中国独家战略合作协议。
丹纳赫生命科学联合药明生物发布生物药解决方案,共论生物制药行业热点趋势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科技共享、本土创新更是贡献卓著。医药企业,通过产、学、研、资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品创新,普惠大众,呈现百花齐放之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对生物医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速度之快,产品之多,应用之广,实现了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攻关。
IQVIA Biotech宣布在亚太及日本地区开展业务,为生物科技和新兴生物制药企业提供服务
2021年5月25日,IQVIA(纽交所代码:IQV)今日宣布将IQVIA Biotech的业务扩展到亚太及日本地区(JAPAC),致力于为生物科技和新兴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临床和商业综合解决方案。IQVIA Biotech团队通过精简的操作流程和深入的行业专知,依托IQVIA的技术支持服务,为客户提供灵活解决方案,助力创新型公司实现药物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
启用沪杭两地新设施,Abcam提升服务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能力
扩展在中国的研发、生产和商业能力投资建设一流设施,支持科研、诊断和临床应用英国剑桥2021年3月5日 /美通社/ -- 今日,生命科学试剂和工具领域的全球创新者Abcam(AIM:ABC; NASDAQ:ABCM)宣布揭幕位于杭州和上海的全新设施,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规模。这些新设施将加速提升Abcam在中国地区的客户服务、物流运输和生产能力,巩固Ab
干细胞领域多了6项标准 进一步保障生物安全和伦理规范
近日,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发布了6项干细胞领域团体标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干细胞资源库获颁我国第一张生物样本库认可证书。为何要制定干细胞标准体系?怎样更好保障生物安全和伦理规范,同时加速临床应用?业内专家接受记者采访,对此做出解读。治疗前景广阔 标准短缺成“瓶颈”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种子”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阿达木单抗生物仿制药!首个高浓度、低容量、无枸橘酸盐配方产品Yuflyma获欧盟批准!
Humira是艾伯维的旗舰产品,是全球最畅销的药物,2020年销售额达198.32亿美元。
罗氏停止多项3期临床试验 收入受到生物仿制药巨大冲击
罗氏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公司销售额为445.3亿瑞士法郎(495.3亿美元),同比下降8%,按不变汇率计算,降幅为2%。财报中提到,该公司正在停止一系列已进入中晚期试验的癌症、自身免疫和呼吸系统候选药物,其中涉及Akt抑制剂ipatasertib(又名RG7440)与化疗药物结合用于HR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
2020年终巨献:肠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重要成果解读!
时至岁末,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1年,2020年科学家们在肠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依旧发表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2020年该研究领域的亮点研究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Immunol: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关系doi:10.1038/s41590-020-0602-z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 Immuno
SciVario® twin双联生物反应器重磅上市,助力生物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生物制药行业蓬勃发展,对研发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创新也持续改进着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2020年11月20-22日,借由第二十届中国生物制品年会的盛大开幕,Eppendorf公司乘势推出了SciVario® twin双联生物反应器,旨在更好地为生物制药产业赋能,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