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
2015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学术研讨会汇聚国内该领域有所建树的生命科学专家与医学专家于一堂,围绕肠道微生物与肝硬化、炎症、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与粘膜免疫,膳食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肠道微生物与药物敏感性等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希望能提高我国的肠道微生态研究水平。
:酿酒酵母生态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发酵工业中广为应用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也是一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由于其较清晰的遗传背景、相对较小的基因组、完善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积累、明确的有性生殖循环等优势,除分子生物学领域外,正在成为比较与进化基因组学、生物地理学、群体遗传学、生态学和物种形成与演化机制等研究领域的模式生物。
Nature:气候变化十年内或引起全球生态系统危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根据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不远的未来,全世界将迎来一场严重的气候危机。生态系统将受到冲击;人类的文化难以延续;数百万物种也将走向灭绝。本世纪中期,这次危机可能会先从印尼的部分地区爆发,最终蔓延到全球大部分区域。 此外,即使人们想方设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只能将危机发生的日期推迟到2069年左右。这份研究报告出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科学家长江三峡水生态环境研究获进展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和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在工业领域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该类化合物在环境中非常稳定,难于降解并且易沿食物链富集,最终将危害人类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
科学家黑河下游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获进展
地下水是干旱区地下水依赖型生态系统(Groundwater Dependent Ecosystems)维持的根本,其中浅层地下水位的动态、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换过程,以及生态植被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干旱区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
Ecol Eng:鲁静等在滇池自然生态修复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湿地生态学科组博士研究生鲁静等人在国际权威工程和环境杂志Ecological Engineering发表论文"Using sediment seed banks and historical vegetation change data to develop restoration criteria for a eutrophic lake in China"...
Ecol Eng:刘贵华等滇池自然生态修复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Ecological Engineering刊登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刘贵华研究员等的最新研究成果“Using sediment seed banks and historical vegetation change data to develop restoration criteria for a eutrophic lake in China。
The Scientist:2011.9.1 F1000生态学七大新闻
The Scientist:2011.9.1 F1000生态学七大新闻 一瞥千名科学家(Faculty of 1000, F1000)评分最高的生态学方面论文 【towersimper注:本文为译文,有部分改动,仅用作研究之用,不得用作商业开发,转载请标明翻译者towersimper...